《自由廣場》《金恒煒專欄》揭示民視經營權之爭的幕後
2017-04-25 06:00
民視經營權之爭已到攤牌的地步,四月二十四日同一天,《自由時報》上發生了激烈的廣告肉搏戰:一方是由五十位綠營中有聲望、有公信力的重量級人士發起,公開呼籲進行「台灣價值的保衛戰」;另一方署名「參與民視創辦的小股東」,以「屬於民視的,還給民視,還給台灣」為號召;雙方都是向佔七成(?)的小股東招手。
如何看待民視經營權的爭奪?或許下面幾個指標可以釋疑。
第一個:真偽問題。一方是五十位發起人,有名有姓有頭銜,大部份不是股東,無利益衝突問題;另一方是所謂「小股東」,沒名沒姓,不知是何方神聖?要問的是,寫廣告、付費用,一定有人;是誰?為何不敢亮出姓名?難道有「不可告人」的勾當?
第二個問題:哪一方維持創辦人蔡同榮的民視價值?兩方都引蔡創辦人自重。可知的是,郭倍宏是蔡欽點。指控新經營團隊「背離」蔡同榮,是禁不起事實檢驗的。
第三個問題,民視核心價值。比較一下前後兩位經營者的出身背景,就真相大白了。郭倍宏是海外獨盟領導者,是「黑名單」中頭顱懸賞的政治要犯,終而冒險闖關,導致刑法一○○條的修改。至於陳剛信,至少可知其大女兒陳瑩是馬英九所謂「國宴」的主持人,二女兒陳琳嫁給中國的紅色大肥貓之子;陳不但親藍還親紅。這個價值判斷,不必多費唇舌。
第四個問題:新團隊是民視「危機」嗎?先說答案,非也;不但不是危機,反是轉機。蔡同榮二○一二年想選總統,有人反對說:把民視辦好比選上總統重要,換下陳剛信才能辦好民視。蔡當時的回答有趣,表示當上總統才能換人,才能導正民視。現在答案揭曉了,原來蔡同榮與田再庭當年簽下「不插手民視」切結書給陳剛信。閹割條款下,使陳剛信坐大,把民視當成陳家黨,完全「背離」民視成立的初衷;蔡同榮毫無辦法,除非總統大權在握。
第五個問題,民視批蔡政府就是抹黑?「小股東」們特別咬定民視「攻擊」蔡政府,不免坐實坊間媒體紛紛報導民進黨高層把手伸入民視的傳聞,不得不讓人質疑所謂「小股東」背後,是否有民進黨介入?其次,《自由時報》是不是本土媒體?有沒有批評蔡政府?批評就是抹黑?別說笑了。更何況,連署挺郭的五十人中,多位是蔡政府現任資政,也多位公開批評過蔡政府!又怎麼說?
最後,「小股東」祭出「自由多元」做為「核心價值」,卻又指斥新團隊「攻擊」蔡政府;這是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台灣要深化民主,媒體必須承擔起第四權,擺脫黨同伐異的奴才相。
股權之爭當然是經營權之爭,但五十位連署人豈在乎區區一個媒體的經營權?而是着眼更高層次的台灣價值!召喚「真正」小股東完成當年投資民視的大願,民視二十年踐踏小股東的熱忱還不夠?還要走回親藍親紅的舊民視逆流?真是夠了;這是關鍵時候的關鍵選擇。
(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