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4日 星期一

司改委員張靜說:「司改是屁!」

自由廣場》〈金恒煒專欄〉

2017-08-15 06:00

司法改革是蔡政府轉型正義中的重中之重,而改造黨國司法體制又是司改中的重中之重。要解決法官、檢察官信任度極低的危機,非要改革不可;蔡政府知不知道呢?當然知道,不然不會提出「國民法官」來搪塞。換句話說,所謂「國民法官」與職業法官同審,不過是大衛魔術手法而已。
司改既是道德無上命令,強推採參審制,一眼被看穿手腳,行不得也哥哥;而陪審制早被丟入垃圾桶,計將安出?那就弄個障眼法,搞出「國民法官」!問題是,「國民法官」是什麼東東?只問一個簡單的問題,有沒有任何外文可以翻譯、襲用?沒有。更有趣的是,蔡總統在總結會議中為「國民法官」給出理論基礎:「支持符合國情的制度」,「讓國民法官走進法庭」;司法院秘書長呂太郎表示,「建立屬於台灣的人民參與審判制度」,話說得愈來愈白。「符合國情」又是什麼玩意?像不像中共為了反制民主矯飾而提出「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民主制」!「國情」是什麼?又有誰來定義?
看來「司改」是假,「保皇」是真。舉一個顯例。司改會票決「參審」與「陪審」,七比七打平;在司改委員多數由司法院選派下,鄭文龍律師說:「表決結果代表陪審制勝利。」要質疑的是,為什麼司法院只草擬了「人民參與審判法草案」,完全沒有「陪審團草案」?可見所謂「司改會議」的劇本早就安排好,結論也寫好了,透過司改會議為「國民法官」取得合法外衣,架起「國民法官」為黨國司法體制解套。
根據司法院研擬的「草案」,每件案子,國民法官六人、職業法官三人,判決採多數決;看起來很公平,其實全是幌子。職業法官就是專業法官,國民法官是素人法官,專業對上素人,誰有主導能力?用膝蓋想就知道。更何況,司法院長許宗力拒採陪審制的理由,是與大陸法系扞格,為什麼國民法官又與大陸法系相容?一派胡言。
司改是關涉憲政架構的改革,難有二次司改的機會。九七年修憲,當時澄社等民間團體反對,認定是憲政怪獸,最終造就有權無責的民選皇帝。實驗是檢驗真理最後的標準,證明當初反雙首長制完全正確。這次司改如果一切任司法院胡搞,九七年修憲即前車之鑑。司法院非要強渡關山,只能證成司改成員張靜律師所說,「司改個屁!」
好在,民進黨團已說,司改不會照單全收,而且有立委說,黨籍立委支持陪審制的佔多數。反正最後的決戰點在國會,在下次改選立委之前,台灣人民必須組織起來成為壓力團體,向所有立委參選人施壓:我們要公投、我們要陪審!否則免談。自己的國家自己救,捨此沒有其他法門。
(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

2017年8月12日 星期六

Referendum could make nation more credible

Referendum could make nation more credible

By Chin Heng-wei 金恒煒
US Republican Stephen Yates, a friend of Taiwan, is questioning the Taiwanese people’s determination to become independent, but the reason is not only that the US and China are strongly opposed to the idea (“Taiwan not ready for independence,” Aug. 6, page 6).
Yates reportedly said that “Taiwan is not ready” and that if Taiwanese were “willing to trade their lives, assets and sacred honor for Taiwanese independence, they would win the sup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is could be seen as a well-intended warning and the only question is whether there is any solid evidence to show that the Taiwanese “are not ready.”
Not long ago, Yates visited the Presidential Office in Taipei and he also met with many politicians both from the governing and the opposition parties.
Yates’ judgement, then, is based on the government’s opinion, and President Tsai Ing-wen (蔡英文) wants to “maintain the status quo,” so it is not a matter of not being ready, it is a matter of not making preparations for independence at all.
From this perspective, perhaps Yates has only listened to the official position and ignored public opinion. A referendum in Taiwan would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the president or any political party: Everyone -— the president, legislators and all 23 million Taiwanese — has one vote.
Are the Taiwanese ready? There is no way to know. Taiwan has never held an independence referendum, so how could we know?
The people have a constitutional right to hold referendums and the president or the legislature have no right to continue to ignore the issue.
The 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 (KMT) spent the past 60 or 70 years making a mess of Taiwan. Is th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DPP) now going to continue to do the same thing?
Passing the Referendum Act (公投法) amendment is a responsibility the DPP cannot shirk.
Let us also look at the two different international reactions Yates mentioned.
First, there is strong US opposition. Who is the US opposing? A referendum is the collective expression of public opinion. Are they opposing 23 million individuals?
Former president Chen Shui-bian’s (陳水扁) UN referendum was initiated by the government, so the US could put pressure on the president.
This is a referendum that would be initiated by the public, and the public would vote in it and there is nothing the president or the ruling party could do to stop it, so who would the US oppose?
Then there is strong Chinese opposition. Will China be opposed? Of course it will. There is no need to wait for a referendum: It will be upset as soon as the amendment to the Referendum Act is passed. Do we Taiwanese need to worry? No.
Once the amendment has been passed, Taiwan will have one more bargaining chip when dealing with China, as it can hold an independence referendum whenever it wants. The people can also choose not to hold one and they can vote in support of it, or they can oppose it.
As China puts pressure on the nation, it must consider the reaction of Taiwanese. This is a reaction that is backed up by a whole warehouse full of gunpowder.
During the celebrations marking the founding of China’s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習近平) threatened Taiwan, and the DPP’s response that he was “far removed from Taiwanese public opinion” was far too lame.
With an amended Referendum Act, “Taiwanese public opinion” would not be an empty word and China would need to give serious thought to it before making threats and rattling its sabers.
This story has been viewed 868 times.

2017年8月7日 星期一

公投法是對付橫蠻中國的利器

自由廣場》〈金恒煒專欄〉公投法是對付橫蠻中國的利器

2017-08-08 06:00

親台的美共和黨朋友葉望輝質疑台灣人獨立公投的決心,原因不只是「美國激烈反對」、「中國劇烈反對」。逼到更核心的問題,葉望輝說:「台灣還沒有準備好(not ready)。」一旦台灣人「願意以生命、財產及神聖人格來保證,那麼就能獲得國際的支持」。
葉望輝這一席話可說是善意的警告,唯一值得且應當挑戰的是,「沒有準備好」這個斷語有沒有堅實的實證依據?葉望輝不久前到過總統府,也見過許多朝野政治人物;他的取樣基本來自有權有勢的人,沒有統計「善男子」、「善女子」的意願。當然蔡英文政府是葉望輝判斷的基準;蔡總統已打出「維持現狀」的口號,所以不是「沒有準備好」,而是「完全不準備」。從這個判準來看,葉望輝的推斷可能犯了「只見官意、忽略民意」的謬誤。台灣任何公投,都與總統──無論是蔡英文還是蔡法文──無關,與執政黨──不管是民進黨還是民退黨──無關。上自總統,下至立委,不過兩千三百萬人之一而已,都只有一票。
台灣人到底準備好了沒有?到目前為止,沒有可資核實的依據。台灣連一次獨立公投都沒有舉行過,如何斷定準備好了沒有?沒有驗證,沒有真相。
公投是人民的權力,法源來自憲法的創制、複決權,總統與國會都無權擺爛;中國國民黨在台灣混蛋了六、七十年,民進黨還要混蛋下去?通過躺在立院發霉的公投法修正案,是執政黨無可推卸的責任。
再回頭來看葉望輝提出的兩個國際效應,第一個是「美國激烈反對」。問題是,美國要反對誰?公投是人民集體意志的展現,美國如何反對兩千三百萬人?陳前總統的「入聯公投」是政府發動,美國可以施壓陳總統;現在的公投是人民發起、人民投票,總統也好,執政黨也好,沒有置喙餘地,美國能激烈反對誰?更何況,公投符合美國標榜且推廣的民主價值,美國如何反對?
再看「中國劇烈反對」。中國會不會反對?無庸置疑,絕對會。不必等公投,公投法通過,中共就怒急攻心了,那麼台灣應不應該擔心?不必!一旦公投法通過,台灣其實多了一個對付橫蠻中國的籌碼。有公投法,自能隨時進行獨立公投,也可以等等。重要的是,公投法在手,台灣人可以提出獨立公投,也可以不提出,可以通過,也可以不通過;中國打壓台灣的時候,必須考量台灣人的反彈,這個反彈是有火藥庫當後盾的。習近平在所謂建軍節中,大言不慚地恐嚇台灣,民進黨以「遠離台灣民心」當回應,完全蒼白無力。如果有公投法,「台灣民心」就不是空言;中國在文攻武嚇之前,非好好考量不可。
重點是,儘速通過公投法。
(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

2017年8月1日 星期二

「婦聯會」像不像詐騙集團?

自由廣場》〈金恒煒專欄〉「婦聯會」像不像詐騙集團?

2017-08-01 06:00

內政部處分「婦聯會」之所以引發國會議員及社會撻伐,最重要的原因是,「婦聯會」是小「國民黨」;如果婦聯會可以用「半套」或「放水」方式解決,中國國民黨偌大的黨產為什麼不可以援例?內政部長葉俊榮說:「盼婦聯會成轉型正義的處理模式」;「模式」云云,聽了讓人驚心。
婦聯會是邪惡存在,無論財源、組織、運作方式,以及其擴張和孑遺,都是黨國體制的縮影。只要婦聯會存活一天,黨國的幽靈就在,轉型正義就是空話。有人說,內政部與婦聯會協議的成功是雙贏之局,「婦聯會保面子,政府贏裡子」,卻沒有問人民贏了什麼?人民是面子、裡子全輸。
根據葉俊榮部長記者會所說,內政部與婦聯會達成了「共識」:一,婦聯會同意捐八成資產給國庫;二,婦聯會解散,併入婦聯社福基金會。這個結果,只能說內政部遇到詐騙集團被唬弄了,還以為是贏家;婦聯會不但借屍還魂,且繼續坐享所謂「勞軍捐」的不法利得。
先談葉部長宣稱的「未來婦聯會不復存在」,是不是事實?婦聯會併入「婦聯社福基金會」,那麼婦聯會就消失了嗎?沒有。婦聯會的主委是辜嚴倬雲,婦聯社福基金會的董事長也是辜嚴倬雲,婦聯會併入婦聯社福基金會,就形同黨國司法玩的「大案併小案」把戲,辜嚴倬雲還是穩坐江山,繼續掌控。婦聯會為什麼行文內政部,要求董事會成員三分之一由政府指派,三分之一為本會會員,而剩下的「社會公正人士」由婦聯會提出?為的就是保證董事長還是辜嚴倬雲,保證董事還是辜嚴倬雲人馬,一切「庭園靜好,歲月無驚」。
另一協商「共識」是捐出八成資產。平白捐出鉅資,為什麼?表示雙方咸認資產是不法取得;既屬不法,何以能夠保留兩成?再看婦聯會的另一要求:政府不再追究勞軍捐!首先,勞軍捐是蔣宋王朝以及兩蔣王朝橫徵的非法暴斂,留一毛錢都不可以,何況兩成?第二,婦聯會的不法所得是不是如黨產一樣,從國庫通公庫、公庫通私庫?這些金錢的流向,是否是潘朵拉盒子?是否是臭不可聞的糞坑?絕對不容打開!打開來就會如黨國蔡正元所說;有人會「下地獄」?這是不是婦聯會非巴住不放的主因?
轉型正義的目的只有一個,還原真相;「沒有真相,沒有原諒!」這是南非大主教屠圖給我們的教言。台灣人民的要求很簡單,就是清查黨國結構,然後去垢;而婦聯會正是具體而微的黨國怪胎,讓婦聯會脫胎換骨,不只是嘲弄轉型正義、嘲弄台灣人民,也是嘲弄台灣歷史。
(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

2017年7月24日 星期一

「拔蔡」司令部轉移到中南海去了

自由廣場》〈金恒煒專欄〉「拔蔡」司令部轉移到中南海去了

2017-07-25 06:00

先從一個小小的案例談起。台籍中生韓福宇到《中時電子報》做暑期實習生,在立院審「前瞻」計畫時,未配戴證件,由國民黨立委徐志榮助理丁旗源帶領,混入中國國民黨立委行列,狂扔水球。
此一事件之所以值得探討,不在區區中生問題而已,有更重要的嚴肅課題。
首先,韓福宇是拿中國財政部、教育部的獎學金,基本條件是「認同一個中國」;韓福宇像不像拿「中山獎學金」到美國當特務學生的馬英九?更可訾議的是,韓福宇是拿中國錢對付民主台灣的國會。
其次,韓福宇是《中時》集團的實習生,《中時》是紅通通商人蔡衍明的台灣《人民日報》;不然,台灣哪一個媒體─—即使《聯合報》─—敢用拿中國錢的台灣學生當實習生?
三者,韓福宇是由國民黨立委徐志榮助理丁旗源夾帶進入國會議場。中國國民黨是中國共產黨在台灣的「一中」代理;台灣政黨除了新黨外,有哪一個政黨敢如此囂張,敢做非法的暗渡陳倉勾當?
至於事後的反應,也有幾點可論。被抓包的特務學生韓福宇說,他「事後知道學生身分不適合」云云。錯,太陽花運動學生卻可以霸佔國會,為什麼拿學生身分當「不適合」理由?真相是,韓福宇不敢亮出自己身分,才是重點。其次,《中時電子報》是媒體,媒體記者能介入立院黨爭,完全違反新聞倫理。不過,既是《中時》,哪有什麼新聞倫理可言!
第二,徐志榮助理丁旗源第一時間公開撒謊,說僅認識《中時電子報》副總編輯張怡文,與韓等三名實習生不過是同搭電梯而已。立院秘書長林志嘉公開表示,三人是由張怡文攜同,透過丁旗源進入會場,警衛攔阻,丁旗源表示這些人都是助理。現在徐志榮在清議下,不得不公開道歉。要問的是,韓福宇要法辦,難道丁旗源不需要法辦?
第三,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更應受到撻伐,到現在還說:台生赴中或中生赴台,都是兩岸交流的重要環節。更狗屁不通地亂扯什麼「學術歸學術,不宜賦予政治任務」云云。問題是,從來沒有「政治歸政治」的事實:世界衛生組織,台灣進不去;奧運、世運,台灣「國旗」被禁;世界貿易組織,不讓台灣參加…。政客們自己白癡或裝白癡就算了,不要惹人民生氣。
第四,當事人的《中時電子報》及副總編輯張怡文,沒有正式公開聲明回應。難道大鬧台灣民主殿堂,只要向中南海交差就萬事OK了!
這些林林總總的殊相,有一個共相,都與中國有關、都與國民黨有關、都與反民進黨政府有關。簡而言之,反年金改革啦、反一例一休啦、反前瞻啦、滅香啦,其實都是同一模式的展現;參加這些運動的,何嘗不是一條鞭下的分進合擊?只是過去「反扁」時,司令部是國民黨,現在跨海轉移到中南海去了。
這是新局面、新形勢,只法辦中生、法辦立委助理,完全沒路用!要關照細部、權衡大局,然後縝密立法,才能打造出馬奇諾防線。
(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

2017年7月10日 星期一

從陪審制談選民新運動

自由廣場》〈金恒煒專欄〉從陪審制談選民新運動

2017-07-11 06:00

關於司法改革會議有兩個新聞:一個是蔡總統主持了總結會議,提出四個改革重點,包括法令透明化與裁判書親民化、法官與檢察官的進用與淘汰機制的改革、打造專業與中立的司法體系、建立人民參與審判的制度;另一個是籌委會副執行秘書林峯正表示:司改決議「尊重各機關獨立職權」云云。
台灣司法的惡質,是從黨國體制積澱而來的沉痾,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最難改變的,不是技術性的枝節問題,比如法庭透明化、裁判書親民化啦等等,真要「打造專業與中立」的司法,必須在結構上改弦更張。蔡總統提出「人民參與審判的制度」,話說得很曖昧,也易引人「誤解」;已有媒體刻意用引號標出「人民參審」四字;蔡英文是不是暗示「參審制」?耐人尋味。就司改而言,參審制不過是換湯不換藥,只是在湯中加了一味藥,絕達不到司改的目的。要完成司法典範轉移(比如法官、檢察官民選),真的很難,在目前態勢下,陪審制可能是雖不滿意但能接受的安排。到底要採「參審」還是「陪審」?在司改會第四組的激烈攻防下,沒有得到共識,召集人許玉秀表示要送國會定奪,同樣的,林峯正也表達由國會做最終決定。
蔡總統所提法官淘汰制可不可行?這裡再仔細分疏一下。法官的保障,載於憲法第八十一條「法官是終身職」,除非受刑事或懲戒處分,或禁治產的宣告,不得停職。那麼誰有權懲戒法官?沒有。大法官一六二號釋憲文已剝除公務員懲戒委員會有懲處法官之權。
即使公務員懲戒委員會有權,由法官轉任組成的公懲會,會開鍘嗎?舉一個實例。最近要傳陳前總統出庭應訊「示眾」的曾德水法官,受過監院兩次彈劾,現在還是高高在上。在法庭上公然嘲弄民進黨籍律師謝長廷的曾德水,顏色辦案如故,所謂淘汰機制云云,能奈他何?
回到問題的核心,司改如何改?修改憲法八十一條,要四分之三立委,民進黨一黨不夠力,不必苛求。不過民進黨國會過半,至少可以修法,通過陪審團制。在年金與前瞻兩案,民進黨立委展現了部分自主力量;可見非不能也是不為也。重要的是,台灣進步的民間團體及力量,必須從過去對抗黨國的抗議團體轉為施壓民進黨的壓力團體。說清楚一點,就是民間力量必須有新的戰略及策略思考,以因應新的時代;以選票當武器,有效動員並策劃使每一區域立委不敢違背選民的旨意,否則後果自負。
陪審制與公投法是改變台灣的關鍵法門,只有人民團結起來,才能一步一步到位。選民新運動不能再蹉跎,從今天開始。
(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

2017年7月3日 星期一

「雙城論壇」的「列寧兵法」

自由廣場》〈金恒煒專欄〉「雙城論壇」的「列寧兵法」

2017-07-04 06:00

台灣政客可惡的地方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裝「素人」、裝「天真」。首都市長柯文哲到中國去開所謂的「雙城論壇」,當然是高度政治性行為,但柯市長從頭到尾都用「未涉及政治高層」打混,其實雙城論壇十足是政治劇。
中南海早已擬好了柯文哲到中國的整套劇本,外界傳言是「一中腳本」,完全符合事實,柯文哲宣稱「純粹是企業、民間、社團交流」,全通不過檢驗。下面一一臚列中國的統戰步驟,以對應柯文哲的自愚愚人。
首先,上海派來台北談「雙城論壇」的探子,不是市長、也非副市長,而是黨的常委、統戰部長。中南海早就決定論壇的性質。
其次,到中國去要用「台胞證」。台胞證是什麼?就是「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完全是「一中原則」的具體化。中共最近還要推出「二代台胞證」,將原來八位數碼改成與中國人民身分證相同的十八碼,從而完成「台灣居民」「內地化」了。
第三步,「嚴審」出席名單。台聯議員陳建銘深恐拿不到台胞證,還嗆柯文哲「不夠力」;最後確有議員嚴審被刷。原來論壇是單行線,准與不准,全捏在中南海手中。
第四步,公安當道。上海市長應勇致詞才二十六秒,中方維安竟吆喝驅離現場採訪媒體,直呼︰「先撤,先撤!全部出去!」毫不掩飾其中國特色。
第五步,同唱「一家親」。柯文哲說,「兩岸命運共同體,兩岸一家親」,應勇更推一步上綱為「不可分割命運共同體」;把「台灣主體性」顛覆為「兩岸共同體」,這不是「一中原則」是什麼?
最後第六步,也是最政治性展現的最高竿手腕。人已在上海的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像是懸在柯文哲眼前的獎賞,見與不見,以及幾時見,全是恩賜。二○一五年,柯文哲首次以台北市長身分出席上海雙城論壇時,僅與上海市長會面,未見到上海市委書記,也未見到國台辦主任;難怪現在上海台研所副所長倪永杰會不避諱地說穿了。他說,「在柯文哲返台前夕」,中國方面「決定張志軍與柯文哲見面」,意在製造「意外正向的發展」,藉以肯定柯文哲之論述,有造成「不回到陳水扁及李登輝時期動盪的兩岸關係」的結果。倪永杰避而沒說的是,中國這盤棋,也是拉攏次要敵人柯文哲、打擊主要敵人蔡英文的「列寧兵法」。
柯文哲與張志軍會面。(圖:北市府提供)
從首步到第六步,全在中南海的規劃中,柯文哲一步一步走進中國設定的圈套,柯文哲臭美地自傲「上海破冰」,不怕中國暗爽台灣「被破冰」。
先不談李明哲被綁、劉曉波被癌、習近平恐嚇香港民主、香港民主人士向台灣示警:「不要被中國騙了」;在中國全面打壓、封鎖台灣之際,看到柯文哲言笑晏晏,台灣人能不憤怒嗎?
亞里斯多德說:「只有笨蛋才會對憤怒的事不憤怒!」台灣人不是笨蛋,對憤怒的事一定憤怒;不僅對中國憤怒,也對柯文哲憤怒。
(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