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0日 星期二

追憶與感想 彭明敏

自由廣場》追憶與感想

2018-10-30 06:00

◎ 彭明敏
十月二十日「全民公投反併吞」大會,意料之外的大成功。可見像郭倍宏、彭文正、金恒煒、曹長青等四位熱誠呼籲,大家終究給予好的回應。熱情過後,冷靜下來,有些感想。
一、兩個舞台連結道路從街頭到街尾都是人,擠得爆滿,溢到鄰近街道,寸步難行,還有人擠不進去,警察局稱人數六千人,簡直是侮辱。
二、如此規模集會,在過去只依靠政黨動員才能做到。這次不但沒有政黨動員,還有政黨「反動員」等於對此集會宣戰,仍有此數目的群眾參與,證明許多台灣人已經覺醒,獨立的思考、獨立的判斷、獨立的意志、獨立的行動,不任人擺布,是劃時代的新現象。
三、籌備期間,當局不理、拖延、挑剔,百般阻礙,場地這裡不准,那裡也不行,開會數日前還不知道在哪裡可以開會,籌備人員感嘆「要逼我們到下水道去開會嗎」?最後勉強劃出一條狹窄支離的道路。
四、台北開會數日前,突然有人緊急動員,與台北集會同一日同一時間在高雄召開「反併吞」大會(但不提公投),儼然台北集會的冒牌版。容易看出其重點非「反中」,而是要使台北集會漏氣。這個主意出於何人?呼之欲出,在他們的辭典中沒有「正義、格調、老實、公正」等字眼,懂的是在地方選舉中玩弄奧步打擊分化對方。將這類伎倆應用到國家大事是無品而卑怯的,「上下同流合污」。可悲!
五、相較於國際媒體的大篇幅報導,國內媒體有關報導,典型的不客觀、不中立、不平衡,將不到台北集會十分之一大的高雄集會誇大報導,殆乎抹殺台北大會。坊間早已流言媒體主管、主編已被摸頭摸得乖乖的,這次難道要證實之。
六、這次當局對台北集會的態度和手法,與戒嚴時期國民黨用以對付黨外人士的伎倆,可媲美之。
(作者為前總統府資政)

2018年10月25日 星期四

台灣的聲音進入世界!

自由廣場》(金恒煒專欄)台灣的聲音進入世界!

2018-10-25 06:00

喜樂島聯盟十月二十日的大遊行,人潮的眾寡,當然是成敗的指標之一;主辦單位宣稱十三萬,台北市政府警察局估算六千,相差真不可以道里計。然而,人數的多少根本不是問題,四、五十家國際媒體大幅報導才是硬道理;包括全球三大通訊社,世界級各國大報、電視台以及地方型報紙。一○二○運動不折不扣成為一樁「事件」,而且是聳動國際視聽的事件。
國際媒體為台灣單一事件大動員,並不多見。四年多前的太陽花運動,依「中央社」統計,國際媒體大約出動十五家,不及喜樂島的三分之一。太陽花運動席捲國內所有媒體的焦點,喜樂島似乎只有民視一家全力放送,除了英文報Taipei Times的頭版頭題外,諸媒體幾乎惦惦;倒不是民視一家有什麼驚天動能,而是「公投」勾引出台灣人民歷史積漸的夢想與希望。是從一九六四年彭明敏、謝聰敏、魏廷朝的〈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之後,國際媒體首次正視台灣人的決心與行動。
不是說以前沒有「獨立、公投」的呼求與運動,而是一○二○這場除了上面所說,還有幾點殊色:
(一)過去這種政治性十足的活動沒有政黨或隱或顯的動員,只能是小眾,這次不然,原本主張「台獨」、「公投」的執政黨不只不支持,而且祭出嚴厲黨紀抵制、杯葛,總統/主席也使出「摸頭」的軟工夫。結果人數之多,一定大出民進黨的逆料,也恐怕真會「嚇死」一個人!
(二)不僅中央政府出手,台北市政府也搭檔演出,遊行地點在主辦單位「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的折衝下,勉強割出一小塊,有趣,竟是民進黨黨中央所在的狹而支離的道路。台北市政府為何與中央政府唱雙簧聯手?像不像彭明敏教授「敵乎?友乎?」的質疑!
(三)不知道是為了分散喜樂島的力道還是利用喜樂島活動?民進黨匆匆推出「反併吞」、「顧高雄」的活動,因為口號相類似。也有人用「山寨版」打槍。無論高雄這場人數是主辦單位自估的一萬,或是高雄人傳出的三千,同樣的,人數不是問題,高雄不久前辦過三萬人的選戰集會,重點是台北一場,全球轟動,高雄一場,國際媒體幾乎沒置一詞;可見「公投」才是焦點。
(四)透過十月二十日的這場活動,國際媒體看到了蔡英文總統的困境、台灣人反抗中國打壓的決心、台灣人要擺脫殖民桎梏的急切,也看到綠營內部的矛盾與衝突。國際媒體新聞敏銳的專業,讚。
(五)最後談一下政治ABC。公投是直接民主,人民解除了總統、內閣及國會的某項權力;所以「總統要顧全大局」云云是無稽之辯。公投結果就是全民承擔,總統/閣揆若認為違反自己基本政策,只有負起政治責任、辭職下台一途;英國通過脫歐公投,首相辭職。
喜樂島的一○二○是台灣人想要完成公民自決的起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

2018年10月21日 星期日

球評許維智選議員 曹長青、金恆煒站台

球評許維智選議員 曹長青、金恆煒站台


資深棒球球評,許維智,年底參選台中市議員,今天(10月13日)找來政治評論員曹長青、金恆煒以及張銘祐等人站台輔選,會後眾人更齊聲疾呼,10月20日一起站出來,參加公投反併吞遊行,捍衛台灣主權。
知名球評許維智,以無黨籍身分,參選台中市北屯區議員,希望終結藍綠惡鬥,理性、中道的訴求,獲得政論家曹長青、張銘祐,以及金恆煒的支持,特地南下站台,呼籲獨立公投反併吞。
喜樂島聯盟,發起1020「全民公投反併吞」運動,許維智強調,中部人不能缺席,更不能冷漠。
許維智說:「邱吉爾講過一句話屈辱和戰爭,如果我們選擇了屈辱,在屈辱之後,我們仍然要面對戰爭,各位現在你不站出來,那我們後代子孫怎麼辦。」
政治評論員張銘祐:「10月20日一起站出來,來全民公投反併吞,來向中國說不,這樣台灣才有希望。」
「胖鯨號」全台巡迴趴趴走,號召10萬人走上凱道,捍衛主權,也宣示對抗中國霸凌的決心。
(民視新聞/余壽生、張士政 台中報導)

2018年10月20日 星期六

社民黨聲援喜樂島 籲台灣人站出來挺「全民公投反併吞」


社民黨聲援喜樂島 籲台灣人站出來挺「全民公投反併吞」

 2018-10-20 10:51
社民黨召開記者會,聲援喜樂島聯盟「全民公投反併吞」行動。圖/鍾孟軒
社民黨召開記者會,聲援喜樂島聯盟「全民公投反併吞」行動。圖/鍾孟軒
喜樂島聯盟今(20)天下午1點將舉辦「全民公投反併吞」活動,社民黨上午召「台灣是我的國家」開記者會聲援,呼籲台灣人民下午站出來反對中國併吞、爭取台灣獨立公投。
社民黨主席范雲整理自2016年起發生多起的中國文攻武嚇的事件,包括周子瑜、李明哲、國際斷交,到最近東亞青運遭取消、中國推動居住證等,每個作為都滲透到台灣內部。
范雲表示,台灣身為小國,公投是全世界小國對抗大國唯一的武器,希望台灣用和平方式,對中國和全世界表達「台灣是獨立正常的國家,拒絕中國霸凌民主」。
「中國推行居住證,就是要在還沒統一前就先統治台灣,用溫水煮青蛙把台灣人煮熟,但我們仍沒有公投權保護台灣」,台灣社社長張葉森表示,下午喜樂島舉辦「要公投反併吞」活動,是希望台灣成為正常的國家,公投是天賦人權也是直接民權,在台灣卻被視為洪水猛獸,政府都在害怕,所以仍無法成為正常的國家。
張葉森說,台灣在終戰之後有機會成為獨立國家,但因為美國託蔣介石代管台灣,因此台灣的處境非常困難,經過多人努力,《公投法》從鳥籠變成狗籠。
作家金恆煒表示,下午要參加喜樂島「反併吞要公投」遊行的人們,有著共同價值觀、意願和意志,就是要用公投建構自己國家,這是他長期奮鬥的目標。
台教會副會長林佳和則說,政治人物應該要務實,但政治人物不能只剩下現實,不該為了勝選,忽視了捍衛的理想價值或國家主權。
社民黨台北市議員候選人劉仕傑提到,他自己是外交官出身,其實外交部內有許多同仁都支持喜樂島,但礙於壓力下午不能出來遊行。
劉仕傑說,外交部有「三不」,國家認同不一致、不清楚國家定位、不敢說出國家認同,每每換黨執政,就被迫要有不同的國家認同,他認為若台灣要走出國際,就要有清楚的認同,那就是「台灣」。
社民黨台北市議員候選人許菡芸表示,許多台灣誤認為順從可以換得和平繁榮,再加上不少投機偽善政治人物,為了牟取利益見縫插針,使得這樣的想法不斷地在台灣內部被強化。
許菡芸指出,所謂「一國兩治」是假的,只有一國、沒有兩治,台灣人若不現在伸張主權,台灣認同將岌岌可危,導致台灣民主消亡、台灣人滅絕,在危急存亡的時刻不可再坐以待斃。

高呼「反併吞」現場破10萬人 金恆煒諷:一定有一個人會嚇死(風傳媒)

喜樂島》高呼「反併吞」現場破10萬人 金恆煒諷:一定有一個人會嚇死

樂島聯盟今(20)舉行「全民公投反併吞」。針對民進黨日前決議,民進黨各級黨公職及候選人不應參加一事,凱達格蘭學校校長金恆煒致詞時諷刺,民進黨杯葛的運動,卻來了這麼多人,「一定有一個人會被嚇死(暗指總統蔡英文)」;民進黨黨公職、從政人員,沒有人不被蔡英文下令不可以來,但今日出席者,都是台灣民意、台灣人,為了追求獨立建國,這不會被任何人攔阻。
喜樂島聯盟由民視董事長郭倍宏發起,結合獨派及本土社團力量,主張「台灣」正名,拒絕中國霸凌,要求公投法二修,將領土範圍、國號納入公投事項;民進黨禁止黨公職參與,但為了紓解獨派壓力,今在高雄舉行「反併吞護台灣」大遊行,南北大拚場。喜樂島宣稱現場人數已達12萬人,但警方初估可達近萬人。
20181020-喜樂島聯盟由民視董事長郭倍宏發起,今(20)日在台北舉行「全民公投反併吞」,結合獨派及本土社團力量,主張「台灣」正名。(甘岱民攝)
喜樂島聯盟由民視董事長郭倍宏發起,今(20)日在台北舉行「全民公投反併吞」,結合獨派及本土社團力量,主張「台灣」正名。(甘岱民攝)
值得注意的是,喜樂島原定在凱道舉行遊行,但因路權被「夢想嘉年華」搶先申請,最後選擇在民進黨中央黨部樓下集會,嗆聲意味濃。
金恆煒說,台灣人用腳走出來、用手去投票,沒有人可以擋得住。「民進黨總部就在前面」,相信監看這一場運動的人數非常多,這就是喜樂島的成績,用行動向世界宣示,「台灣要走上自主的一條路。」
金恆煒表示,前總統府資政彭明敏在1964年提出「正名制憲,公投入聯」,但至今仍需奮鬥,希望全台灣2350萬人,不要讓彭明敏教授失望;他樂見郭倍宏帶著彭明敏的棒子,帶著大家往前走。
20181020-喜樂島聯盟今(20)日在台北舉行「全民公投反併吞」凱達格蘭學校校長金恆煒致詞時諷刺,民進黨杯葛的運動,卻來了這麼多人。(顏麟宇攝)
20181020-喜樂島聯盟今(20)日在台北舉行「全民公投反併吞」凱達格蘭學校校長金恆煒致詞時諷刺,民進黨杯葛的運動,卻來了這麼多人。(顏麟宇攝)

拉抬姚文智 金恆煒:他壓力很大未能出席

金恆煒也話鋒一轉替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姚文智「拉票」。他透露,姚文智願意來,但因壓力很大所以未出席,他希望台北市選民票投姚文智,「儘管民進黨上下不見得支持姚文智,可是我們要讓他(指姚文智)當選,他就會當選。」他也暗批台北市長柯文哲,指共產黨全力支持什麼人,大家都知道,這個人可以投票給他嗎?呼籲票投姚文智。
前國安會秘書長康寧祥表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正著手修憲事宜,安倍所屬的自民黨已在國會修憲委員會推動修憲,安倍也說,不會反對日本人民用公投來決定是否修法,反觀,民進黨說黨公職不能來參加,「怎麼會與安倍差這麼多?你們大家還要支持?」
20181020-喜樂島聯盟今(20)日在台北舉行「全民公投反併吞」,前國安會秘書長康寧祥強調,台灣就是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甘岱民攝)
20181020-喜樂島聯盟今(20)日在台北舉行「全民公投反併吞」,前國安會秘書長康寧祥強調,台灣就是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甘岱民攝)
康寧祥表示,中國共產黨堅持中共是中國唯一合法且要永遠執政,還說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根本是在「騙肖」。他強調,台灣就是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
康寧祥也說,有人拿五星旗在台灣的街頭走來走去,彰化也有人公然在廟宇插五星旗、唱中國國歌,「中國共產黨難道能允許我們台獨旗幟,到天安門走來走去?」康寧祥說,「這種不健康的作法,我們絕不能忍受。」

2018年10月19日 星期五

李永熾憶張清吉

李永熾憶張清吉

Wednesday, October 17, 2018

那些年,我們的「新潮文庫」
向張清吉先生致敬主題徵文

除了寫導讀,我也替「新潮文庫」翻譯,用的是「李映萩」這個別號,大多翻譯西方著作,像是費迪曼的《一生的讀書計畫》、伊拉思摩斯的《愚神禮讚》、莫洛亞的《文學欣賞的樂趣》等,小說也翻了不少。記憶中有幾本書比較特別,像《德國文學入門》等。圖片來源:李衣雲提供

人的機緣說來也很有趣,出版「新潮文庫」套書的人是張清吉,他是我在出版界裡非常佩服的人。張清志在日治時代讀到國小,但日文非常好。原本他是經營舊書攤的,叫「長榮書店」,李敖常常到他的舊書攤買書,和他蠻熟的,據說有一次李敖跟他說:「你為什麼不去弄個出版社呢?」結果他真的去弄了個出版社,在出版社時剛好又碰到醫生林衡哲,林衡哲說:「你為什麼不把世界最新的東西介紹出來呢?」於是他就做了個叢書,取名「新潮文庫」,意思就是跟舊傳統對比下的新知識。

一九六七年,林衡哲為「新潮文庫」翻譯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伯特蘭.羅素的《羅素回憶集》與《羅素傳》,出版後賣得非常好,這一方面顯示出當時台灣人對知識的渴望,另一方面也讓張清吉有了信心,開始致力打造「新潮文庫」,文庫的內容包括了哲學、文學、禪學、心理學、電影,非常多元,在一九七○年代到一九九○年代台灣訊息非常封閉的時代,「新潮文庫」為知識分子帶來很大的啟蒙力量。

張清吉是個非常認真的人,那時候國民黨限制人民出國,出國需要很多手續,但他還是每年都會去日本一到二個月,或者去一到兩次、每次待最少一個月,到處去找舊書,像是去東京神保町的古書街挖寶,然後買很多書回來,有一些他想出但是比較古典而買不到的書,他就在日本設法影印後帶回台灣,那時影印機可是很昂貴且稀罕的。

當時政府對進口書籍有管制,尤其是對日文書,須經政府檢查後,沒有犯到政府的禁──像是赤色、黃色、黑色──的書,才可以帶進台灣。張清吉帶進來的大多是十七至十九世紀的古典書籍,所以檢查後大多被放行。

我是在一九七一年左右認識張清吉。那時孟祥柯在台大圖書館工作,朋友都叫他老孟,我跟他也蠻熟的。一九七一年,老孟用「蘇念秋」這個筆名翻譯了赫曼.赫塞的《徬徨少年時》,這是我很愛的一本書。書要出版了,得有個「序」──雖說是序,其實比較類似現在的導讀。張清吉是仿效日本「岩波文庫」的方式做「新潮文庫」,所以每本書前面都會放一篇導讀,書後還會付上作者的年表,讓讀者知道這本書是在什麼樣的時代脈絡中出現,作者又是什麼時代背景下的人,如此一來,就能更進一步理解文本,以及同時代的其他作者與作品,而不會把文本當成孤立於社會歷史之外的斷片來閱讀。

​​老孟需要找個人幫忙寫序,張清吉給了他一些與這本書相關的日文資料,他知道我的日文不錯,就拎著這堆資料來找我,我把資料讀完、融會整理後,改寫出一篇序。老孟把這篇序拿給張清吉,張清吉的日文很好,他把日文資料和我寫的序對起來看,覺得「這個人整理得真的非常好呀!」這個緣就這樣結了下來。

說到緣分,其實在這前後,新潮文庫的序或導讀很多都是金溟若幫忙整理出來的,而金溟若是我最好的一位朋友金恆煒的爸爸,世界真的很小。

張清吉發現我寫得不錯之後,除了找我翻譯外,每每遇到出版比較古典的著作時,就會找我幫忙寫導讀,這樣陸陸續續寫了十年左右,一直到一九八○年代初期,「新潮文庫」裡有關西方十七世紀以後的書,若導讀作者的名字掛的是「新潮文庫出版部」,大多是我參考諸多資料後改寫出來的。撰寫這些導讀讓我獲益非常大,因為張先生每次都會把出版書籍的相關資料整理後,拿給我參考,這對處在封閉時代的我而言,是得到外在資訊的重要管道。

而且,張先生拿來的資料都不只有一篇,而是好幾篇,我得把它們全都讀完、消化完之後再整理出一篇文章,而我寫完的導讀,張清吉大概也都會與日文資料對照看一遍,這是他對自己出版的書表示負責的態度。我非常佩服張清吉的原因也就在於此,他真的是很認真、很實在地在做事,是台灣精神的表現。

在撰寫這些導讀的過程中,我獲得許多西方知識,可以說我本身對西方的知識,很多是靠寫這些文章慢慢領會、了解的,之後會對西歐近代思想、文學產生那麼大的興趣,也都與此脫不了關係,而我對德國的歷史、思想等開始感興趣,也都是從這個時候開始。

有了興趣後,張先生提供的資料對我而言就不夠了,於是,我開始大量購買日文書。說起來,我從一九七○年代以來,大概賺的錢只要有剩,都花在買書上面。

除了寫導讀,我也替「新潮文庫」翻譯,用的是「李映萩」這個別號,大多翻譯西方著作,像是費迪曼的《一生的讀書計畫》、伊拉思摩斯的《愚神禮讚》、莫洛亞的《文學欣賞的樂趣》等,小說也翻了不少。記憶中有幾本書比較特別,像《德國文學入門》是張清吉拿給我很多德國文學的資料,我全部讀完後替他整理編寫出來的。還有一本《法國文學與作家》,前半部是別人寫的,十八、十九世紀以後的部分則由我補寫,只不過出版出來時,書裡書外都沒有放我的名字。

李永熾先生在志文出版社的譯作

說起來,我在一九七○年代時常常做這種事,有點像是無名的救火隊,比如有時「新潮文庫」要出小說,譯者只譯了兩篇就沒有下文了,張清吉覺得這樣篇數還不夠出成一本,我就會幫他再譯個一、兩篇,補足篇幅,等到這些書最後出版時,我的名字也不見了。不過我也不計較,一來是能把新的東西介紹進來台灣是我的心願,二來,我在翻譯的路上、還有與西方思想的深度接觸,可以說都和與張清吉的結緣有關,同時,張清吉非常尊重我以及其他幫忙他的人,甚至每年中秋節時,還會親自到我家送月餅、文旦等等。對我來說,送什麼東西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尊重人的心意,後來他身體不好了,便請他的兒子或下屬來送,真的很讓人很感動。這些都是我對張清吉很敬重、很佩服的原因,只可惜這種老派的作風,在現在已經看不太到了。



作者為元.台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