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早就「邊緣化」了!
太陽花運動所展示的意義很多元,也相當複雜,值得好好挖掘;至少,對民進黨而言,得到的可能是很不光彩且像一記耳光。重點是,如潮學運揭破了民進黨「轉型」的巧飾,原來高呼的「中間路線」,不啻迷思,甚或謊言。
先問一個問題。根據坊間各種民調,甚至藍媒所做,認為自己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的,高達八成以上,寧獨而不統的少則六成,多則七、八成;年輕人尤其是大宗。那麼,符合此一訴求的民進黨,為什麼在總統大選以及國會改選中,一路敗北?○八及一二年大選,民進黨大敗後,不深入檢討、反思,卻把所有敗因歸咎於中國政策!在學運興起的一個月前,黨中央甚至做出莫名其妙民調,突顯民進黨最不受青睞的,依序是「逢中必反」,竟高達四十點七,其次是,「中國經濟政策保守」以及「台灣獨立」。對映太陽花運動的訴求,就知道全錯了,所謂「中間路線」、向中傾斜,逼不出選票,也吸引不了年輕人。
九○年代後出生的千禧年一代,既沒有受戒嚴體制的恫嚇,也沒有被白色恐怖的黨國洗腦,他們生活並受教於李登輝和陳水扁兩總統,二十年涵育下,天生就是台灣人,天生就不是中國人。「我叫陳為廷,我主張台灣獨立」、「我叫林飛帆,我主張台灣獨立」,如此鄭南榕的宣告,一點也不必造作。看看學生抗議的立院內外,充斥的就是台灣、台灣、台灣!「恁爸是台灣人」、「自己的國家自己救」、「反黑箱、護台灣」、「台灣只有一個,賣了就沒了」、「現在不站出來,以後站不出來」。〈島嶼天光〉就是「勇敢台灣人」的頌歌,〈太陽歌〉:「我只願生在這裡 如果給我死一千次 我只願死在這裡。」這些歌,唱在民進黨或綠營中,一點不突兀。不只鄭南榕精神進入立院抗議場中,台獨先知史明老先生之於學生,宛如祖父與孫輩的相濡了。
這場太陽花運動,連國民黨人如龍應台都說「問題不在服貿,而在認同」,江宜樺的牽手也說這是「身份認同」的問題。學運退場後,謝長廷竟才驚覺民進黨「邊緣化」。其實民進黨早就邊化了。
年輕選民強調「台灣人」,謝長廷卻到中國認祖歸宗,年輕選民強調台灣主體性、民進黨人卻要向藍營看齊;碰到統獨論爭,蔡英文左右閃避而不敢承擔。年輕人怎麼會看得起?
太陽花學生領袖之所以讓人動容,他們的特色是,「是什麼,就說什麼」(殷海光語),相反的,民進黨人背著黨綱,打著汲納中間選票卻反主流民意的偷渡「憲法共識」,「共」的不是青年之「識」。太陽花運動還有一個與民進黨不同的堅守,那就是絕不「切割」理念,他們不切割攻入行政院的魏揚、不切割公投盟的前輩蔡丁貴、不切割中正一分局抗爭的洪崇晏……,民進黨呢?民進黨果真要檢討「邊緣化」課題?(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