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7日 星期四
「模範生」的鐵板
自由廣場》(金恒煒專欄)
武漢肺炎是全球性災難,也是人類要集體面對的生存課題。從歷史性角度來看,其進展可以分為前後兩局;前半局在防堵,後半局在研發疫苗終結肺炎。
美國受到武漢肺炎的襲擊,死亡人數直逼六十萬。拜登上任後全力推動疫苗接種,根據疾病控制預防中心(CDC)的統計,已超過半數成人至少完成第一劑接種。拜登四月廿七日在白宮指出,年長者病故人數已下降了八十%,並宣告:「如果已接種完成,不必再戴口罩了。」美國疫情趨緩之際,可憐,台灣反而面臨爆發的威脅,原因就是疫苗沒有適時接上。
就前半局而言,台灣防堵有成,當然可以名列模範生。問題是,防堵了一年半左右,原本有餘裕守到疫苗上市,從防堵進而決戰,理應無縫接軌。台灣的困境就在沒有足夠的疫苗,因此無法進入下半場的終局戰。防疫指揮官陳時中廿五日於記者會上宣布:下月有兩百萬劑,八月會有一千萬劑,但不能公布廠牌;大嘆一口氣說:「我們顧慮很大,我們吃的虧不大嗎?」
這段話語焉不詳,但大有玄機。首先就是八月一千萬劑包不包括自製的高端、聯亞疫苗在內?總統蔡英文十三日對外表示,國產疫苗六月分批交貨,預計七月底可供民眾施打。高端去年三、四月獲美國國衛院授權專利,與Moderna一樣;聯亞則是利用其獨特的技術平台。國產疫苗六、七月可上市,也就是說,台灣還要等兩個月;只能繼續打防堵延長賽。即使八月開打,以過去SARS疫苗為例,四個月只能打四萬劑,要打完六成人眾,不知費時多久。此外,能儘快搶到美國釋出疫苗,當然善莫大焉。重點是,台灣的防疫不能天真得太樂觀。
其次,「我們吃的虧不大嗎」不是空話。去年二月廿六日,蘇揆在立院做報告時表示,政府「目前確定可以獲得國外疫苗約二千萬劑」,其中包括向德國BNT訂購的五百萬劑。陳時中透露:「原本合約簽訂在即,新聞稿都寫好了,卻因中國介入生變…。」如不是中國打壓,二千萬劑就可購入,台灣今天還會有疫情大爆發嗎?
可恥的是,中國國台辦假惺惺地表示「十分憂慮」台灣疫情,願意迅速安排中國疫苗供「台灣民眾使用」,還補一句,也願積極考慮派出疫情防控專家到台灣「提供防疫諮詢」云云。「中國疫苗」?台灣人敢用嗎?據法新社廿五日報導,香港官員證實,因施打人數不多,數百萬劑即將要報廢;這批由上海復星獨家代理的BNT疫苗非原廠,係中國代工分裝,難怪港人抵死不打。台灣人敢打?省省罷。
至於中國專家要到台灣做防疫諮詢?有沒有搞錯?中國哪配!那一套「封城、封戶、封口、封筆、封麥…」的方艙手段,台灣不能、不必也不敢學。台灣的防疫是在民主體制與公民意識中進行,毫無民主的中國專家,還有什麼「詢」可以「諮」的?還有什麼經驗值得台灣分享的?
台灣防疫的模範生稱號,是建立在民主的台灣價值上。中國再打壓、疫情再嚴峻,台灣人會像尼采所說的「笑向前面去」;台灣人有輸不起的「自慢」。
(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