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9日 星期四

四大公投下的民主議題

自由廣場》(金恆煒專欄)四大公投下的民主議題 2021/12/09 05:30 四大公投的攻防正沸沸揚揚的戰鼓喧天,執政的民進黨及在野的國民黨都抱背水一戰的決心,咸認是不可輸的戰爭。 國民黨在野,雖居於正方、攻方,但明顯比不上執政黨有力、有資源,最多只能在話術上猛攻。無論主席朱立倫還是前主席江啟臣都把這次公投定義為「人民」的戰爭;是人民對抗政府。朱立倫說:「民進黨用政府力量和無盡資源與民意對抗。」江啟臣表示:「四大公投若不同意通過,就是人民的失敗。」國民黨炮製「公投代表民意」,卻不盡合乎公投的定義。公投不是「人民」唯一可獨享或壟斷的;行政院、立法院乃至總統都可以交付公投案,二○○四年「入聯公投」,就是陳水扁總統提出的。所以把「公投」定義成「人民vs.政府」,當然是戰術運用,何況「人民」是抽象概念,不是鐵板一塊;人民中有不同階級、利益、族群、價值觀、意識形態等殊異,如何可拿「人民」的虎皮當自己的大旗? 研究公投的學者史密斯(Gordon Smith)把公投分成兩類:一類是「可控制的對不可控制的」(controled vs. uncontrolled);第二類是支持霸權的與反霸權的(pro-hegemonic vs. anti-hegemonic)。公民投票辦或不辦以及何時辦,政府說了算,那就是可控制且屬霸權支配;如由人民創制權所發動,那就可界定為不可控制且反霸權。史密斯的理論與研究顯示前者有利執政黨,後者反是。所以四大公投對民進黨而言,基本上不利。 那麼蔡英文總統在民進黨全代會提出「正面迎戰公投挑戰」,是不是「黨政不分」呢?這是國民黨砲口一致的質問。「黨政不分」在黨國體制下才能成立;國民黨的「黨國」是「一個政黨、一個主義、一個領袖」,而且「黨外無黨、黨內無派」。民主化的台灣如何可能「黨政不分」?民主政治就是政黨政治,政府推動執政黨的政策,理所當然,有什麼黨政不分? 從黨政不分還可以帶上行政中立的問題。四位公投領銜人共同召開記者會,強力斥責民進黨政府在公投上行政不中立。國民黨前主席江啟臣表示:「號稱民主進步黨的執政黨動用行政資源與國家機器,逼公務員辯護」云云。國民黨立委陳雪生以全面拒審預算抗議執政黨在公投時,沒有保持行政中立。民主政治用經濟學家熊彼得的理論,就是爭取人民選票而贏得政治上的決定權。(順便一提,杭廷頓認為熊彼得的民主理論經過三十年的論辯證明正確。)也就是說取得執政權推動的政策,沒有中不中立的問題。四個公投案涉及的是民進黨的政策,民進黨動用所謂「國家機器」宣揚政策,當然符合民主政治下的政治安排。 就反對黨而言,公投案是「反霸權」,對執政黨而言是維護政策;既是宣講政府的政策,當然沒有「公器黨用」的帽子可扣,都符合政黨政治或責任責治。游盈隆用「全黨沆瀣一氣」、謝志偉用「全黨戮力同心」,褒貶不同,只是各行其是而已,其實都不影響執政黨全力對抗此一「不可控制的公投」之客觀事實。 (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