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30日 星期四

李眉蓁的剽竊 國民黨的「紅字」

自由廣場》(金恒煒專欄)

2020-07-30 05:30
「年輕不察」時讀過龔自珍的政論,有一篇是「無才」之嘆:沒有才相、沒有才史、沒有才將、沒有才士、沒有才商、沒有才民⋯⋯甚至連江湖都沒有才盜、街巷沒有才偷。咦,小偷、強盜哪需要什麼才?總以為是詩人誇大其詞、語不驚人死不休。
長年的迷惑終於有了答案。高雄市長補選候選人李眉蓁澈底表演了「校無才偷」的本事。李眉蓁全本論文只抄兩篇文章,而且抄得字句不通、將錯就錯,顯然是標準的「沒有才偷」典型。這是其一。
抄襲就是剽竊,說得文雅一點稱「文抄公」,難聽點就是「剽賊」。抄襲他人文章當自己碩士論文並得到學位,從頭到尾就是三字:偷偷偷。這樣骯髒不名譽的剽賊行徑被人揭露了,哪還有臉站在天地之間?這是其二。
她說自己當年是「年輕不察」。媽媽咪呀,發表論文時已二十有九。二十九歲還能算「年輕」?二十歲即有資格參選直轄市長,現在朝野有共識要下修到十八歲。「而立之年」敢說「年輕」!至於「不察」?讀到研究所了,不知道引文不標出處就是抄襲?這是其三。
市長候選人當小偷且人贓俱獲,難怪醜聞鼎沸成為熱議的焦點。丟臉丟到家了,稍有廉恥的一定恨不得挾著抄本找個地洞藏身。李眉蓁不然,再次展現她的「校無才偷」的本色。她說被提名時最擔心的是沒有「知名度」,又自問自答:到底要花多少廣告費,她的「知名度」才能贏對手?「可是這兩天我紅了!」李眉蓁的「紅」,讓人想到霍桑小說《紅字》。《紅字》女主角因通姦懷孕受到處罰,在胸前配戴恥辱標誌「紅字」A,一直到死。霍桑筆下的女主角在黑暗中昇華,李眉蓁從黑暗走向更黑。這是其四。
李眉蓁不只「紅了」,勢必「紅」到底。最好的例子就是電影「驚爆內幕」(Thelnsider)的那段對白。美國電視台CBS的「六十分鐘」要揭露菸草公司隱匿尼古丁致癌的真相,公司上層出於經營的私利,技術性掩蓋主要證人的證詞,節目製作人威脅說這將導致公司聲譽受損,主管回說:聲譽不過十五分鐘而已。製作人回應:「不,那是說好名聲,好名聲的半衰期是十五分鐘,但惡名可要久些。」李眉蓁的「紅」,不只是更久長,而是永遠:只要發生抄襲事件,李眉蓁就會被扯出當靶子;任何大學研究所論文涉及抄襲,李眉蓁就會首當其衝;政治人物有抄襲之嫌,李眉蓁也躲不開;台灣將來若有「論著抄襲史」,李眉蓁一定名列其上;還不必說各大學研究所必會拿李眉蓁的抄襲案當殷鑑;「碩士輓歌」迴盪在各大學校園之內永不停歇。
李眉蓁會「紅」到天荒地老,她的「校無偷才」也將永垂不朽。這個「紅字」永遠貼在李眉蓁額上,也會黏在國民黨身上撕不下來。
(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

2020年7月23日 星期四

司法權柄豈容他人染指!?

自由廣場》(金恒煒專欄)司法權柄豈容他人染指!?

2020-07-23 05:30
立法院召開臨時會為「參審制」修法,三天兩夜也好、累計逾三十多小時也好,都是過場。明顯的是,支持陪審制或陪審參審兩制並行的司改團體一開始即注定大敗;戰役雖在進行,勝負早就決定,喪鐘隱然敲響。
其實蔡大總統出席民進黨全代會驕傲宣佈當前「四大任務」時,已閉口不談「司改」;言外之意是「司改」已經結束,易名為「國民法官」的「參審」拍板定案。儘管立院尚待啟動程序,蔡大總統已大剌剌的提早宣告「禮成」。民進黨在立院具有絕對優勢,蔡大大能夠「殺無赦」的在立院展現其無所不至的權力傲慢。
這就是台灣的民主!這就是台灣的現實!這就是民進黨的厲害!
在這波攻防戰中,至少有三個「案外案」令人稱奇:為拉下陳菊,國民黨卯足全力發動肉搏戰,面對修法大事卻毫無反制力道?其次,綠營支持者竟首次不避諱的與國民黨聯手,目的竟是完成民進黨的黨綱使命?最反諷的是蔡英文所謂「四大任務」中,赫然出現「深化民主」;媽媽咪呀,斬掉「陪審制」採用「參審」,還敢說「民主」?還祭出「深化」!?
民進黨尚未拿到執政權時,為什麼殷殷以「司改」為標的?為什麼一九九九年黨綱把「陪審制」當成「行動綱領」?因為「法院是國民黨開的」,不進行「司改」,在黨國司法下死無葬身之地,至少「陪審制」可以節制黨國體制;這是台灣採陪審制的特殊歷史因素。問題是,「國民法官」能翻轉黨國司法嗎?台灣司法賡承大陸法系,法官同時繼受羅馬法學家自負且傲慢的遺緒;面對沒受過法學訓練的「素人法官」,以德國經驗來看,如何會把他們放在眼中?德國法官視參審員為「小丑般的法官」,詆毀他們最多只配審判「詭詐的雞和其牠家畜」,即使到現在的參審法院,也不乏視參審員為次等角色的法官。台灣的司法官真會尊重國民法官才怪。
司法院抨擊陪審制不可行的理由之重者,是沒有判決書云云,老實說不能成立。英國的陪審制濫觴於一一六六年英王亨利二世,到今天九百多年了。美國獨立建國後,陪審制入憲入法也兩百多年了。沒有判決書!有差嗎?美國法官William Dwyer的大著《掌握在人民手中》In The Hands Of The People),一一列舉各種反陪審制的理由,沒有一個拿判決書當反對的名目。
那麼為什麼台灣司法院非凸顯判決書之不可或缺?原因不難索解。判決書是法官們保權、保位的絕學,充斥生僻而聱牙的「專業」用語,形成了司法霸權的封閉系統,成為排斥「外人」染指的武器。有哪個素人法官能執筆?既不能寫判決書,憑什麼與職業法官平起平坐?俗語說,誰掌握了麥克風誰就掌握了發言權,誰掌控判決書誰就操控全程!寧要國民法官不要陪審員,司法霸權的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
該凱撒的歸凱撒,不該歸凱撒的也歸凱撒。就那麼簡單。
(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

2020年7月16日 星期四

「陪審制」為什麼不是武則天的菜

自由廣場》(金恒煒專欄)「陪審制」為什麼不是武則天的菜

台灣的司法瀕臨死亡,非送急診室搶救不可;要讓司法重生,空口喊「司改」斷不能起死回生,要動大手術才能重開機;一味蒙混過關,「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終要付出政治代價。
蔡英文首任總統就職大典,喊出「司改」,贏得滿堂彩。四年過去了,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終於來人了,端出一盤陳年的冷飯,唯一新鮮的是,上綴蔥花;蔥花也者,就是「參審制」。難怪食客頭家不買單,跟店小二討價還價,冷飯不得已吃下,但求配一碟「陪審」菜。逼得店小二囁嚅地回應:「這是上面的意思」。司法院嚴拒的託詞是「兩制並行」,配套不同,無法運作,且不同的審理制度,違反平等原則云云。胡扯!美國紐約律師Jonakait的委託人不要陪審團,寧取法官審判,一番周折後,果然如願。誰說兩制不能並行?
蔡老闆為什麼那麼反對「陪審」?連試吃也不准?從權力的角度觀察,「所請不准,欽此!」不奇怪。習近平悍然推出「國安法」,剝奪香港的「陪審制」,心狠手辣、不留餘地,可見一斑。陪審制的關鍵意義在制約代議政府的濫權;以美國為例,殖民時代英王避開陪審制 ,設特別法庭,任命的法官專斷、暴虐,美洲人民對司法充滿恐懼與反感,開國諸賢預見了權力及其掌控者的本質危險,只有陪審團能對抗。獨立之後,陪審制寫進憲法。
有了陪審團,人民就能阻卻政府的壓迫。在法庭中,有罪、無罪陪審團說了算,法官沒有置喙的餘地;陪審員可以不受法官任何影響。美國新罕布夏州的法官告訴陪審團說:「清晰的頭腦」勝過「兩造律師的所有法律」,這一規律即為「陪審團否決原理」:陪審團有權且在必要時可以不顧法官的指導。一七九四年首席大法官杰伊(John Jay)在自己主審的法庭中告知說,陪審員有權認定法律與爭議上的事實。這個法庭的指導,成了陪審團的典範。
對比「參審制」,就知道為什麼蔡英文非「參審制」不可。著眼點在法官大人可以主控全場。司法院的「參審制」版本,職業法官三人、素人法官六人,表面看來素人法官佔優勢,但許玉秀大法官一言點破:「職業法官與素人法官當然是不平等的」。美國一位法學研究者說,在沒有陪審制的地方,法官無論採用什麼方法,總有辦法支配審判的進程。明白了罷,職業法官絕對有能力吃定素人法官,法庭中誰主浮沉才是重點!蔡總統、習主席有志一同反對陪審制,原來如此。
陪審員是臨時性的,審完走人,與政府沒有瓜葛,政府也沒有任何施壓的管道。法官則相反,對政府忠誠得多;法官的選拔透過政府程序完成、薪水來自政府、升遷也受政府左右,他們不可避免地把自己當政府的一部分,還不算黨國時的「服從」性。「陪審」、「公投」、「創制複決」三位一體,都是人民對抗政府的武器,蔡大總統守得密不透風,武則天坐天不是坐假的。
(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

2020年7月9日 星期四

「民選皇帝」的姿態與心態

自由廣場》(金恒煒專欄)「民選皇帝」的姿態與心態

2020-07-09 05:30
台灣的憲政怪獸棲息在總統府,說白一點,就是總統蔡英文啦。
蔡總統成為民主憲政怪獸,一方面拜憲政體制之賜,九七年李登輝主導修憲,「澄社」即斷言會造就「民選皇帝」,果然具體呈現在蔡英文身上。另一方面,蔡英文掌握行政院,加上身兼主席,挾過半的國會席次得以操控立法院,現在透過前大法官許玉秀大爆內幕的文章,原來大法官也在她的呼來喝去之列,且當眾「喝斥」如對下屬!現在終於體會到漢高祖劉邦志得意滿的那句千古名言:「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
蔡英文以君臨天下之姿,獨斷乾坤,大法官隨傳隨到,如跑腿般使喚,那麼把民間司改團體呼求的「陪審團」當垃圾丟棄,採用換湯不換藥的所謂「國民法官」,有什麼奇怪呢?許大法官劍尖所指在蔡英文悍然拒絕司改進步版本的「陪審制」,採用維持黨國遺緒的所謂「國民法官」,「喝斥」大法官又怎樣?不過是大總統姿態與心態的外顯罷了。
總統府發言人指稱許玉秀不在現場,所說「喝斥」、「責罵」都是子虛烏有。然而在場的民間司改會董事長林永頌則表示,蔡總統「有上火」、「有生氣」、「口氣真的不好」外,還爆料說,「當天下大雨,呂太郎還是來了」;言下之意是皇上召見,大法官不敢不到。另位在場的王薇君則說,「喝斥」一詞或許不妥,但蔡確有「訓誡」。另位司改會主任蕭逸民則證實是「嚴厲地質問」。「口氣不好」也好、「訓誡」也好、「嚴厲地質問」也好,與「喝斥」有差很大嗎?許大法官並沒有扭曲蔡大總統頤指氣使大法官的事實。
其實這不是重點,重點在蔡英文有沒有踐踏「權力分立的原則」?府方的辯稱是呂太郎在任命大法官前是司法院秘書長,所以請他到府說明云云。問題是,呂太郎是現任大法官,不能因為過去是部屬就可以無視大法官在憲政體制上的崇高地位,更不容總統當成隨時使喚的差役。大法官的尊榮在職位,不在誰何。像呂太郎這樣,貴為大法官還是聽命唯謹、奉詔辦事,獨立釋憲可能嗎?
「喝斥」事件最可怕的是,蔡英文凌駕在憲政體制之上,民進黨屈從一人之下。為了貫徹蔡英文「國民法官」的意志,民進黨推出民調,「參審制」支持度竟然高達七成八,目的當然是為現實政治服務,證明「陪審制」沒人支持,證明小英「天縱英明」。然而,即使司法院自己做過的民調都顯示不信任司法的高達五成六,坊間民調更高很多。在這樣基礎上做「參審制」民調有公信力嗎?難道民進黨已自甘墮落到塵土之下!
這話怎講?「陪審制」是民進黨為追求司法正義列在黨綱之上,如果陪審制因為人民不接受就棄之如敝屣,那不就表示民進黨自己掌嘴,證明當年是胡搞亂搞?再舉一例。民進黨有台獨黨綱,如果當時做民調,支持度一定是小小小,為什麼拿著這面大旗,勇往直前到全面執政?民進黨的所有核心價值,是不是全屬騙選票的美麗口號?
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傲慢;民進黨一旦拿到了權力,所有編織的普世價值可以全不認帳,憲政怪獸遂在理想的灰燼中為所欲為;「厲害了,我的黨」!
(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

2020年7月2日 星期四

「立委」變「公民」,靠夭!

自由廣場》(金恒煒專欄)

2020-07-02 05:30
淪為在野黨的中國國民黨,可憐,已經百無一用了,連如何當反對黨的本領都付之闕如。「罷韓」之後、高雄市長補選之際,國民黨立委玩起了唬人的大噱頭;打破立院大門,佔領議場,打出的口號赫然是「公民不服從」!而且不羞慚自稱學步「太陽花運動」。結果呢?號稱「三天三夜,沒有期限」,民進黨不到一個鐘頭就擊潰盤踞二十小時的「堅守」,清潔溜溜了。轟轟烈烈進場,狼狼狽狽出場,國民黨「不能攻、不能守、不能佔、不能反」,完蛋去了。
民進黨在野時,即使立法院「舉手舉腳也不夠」,還能搶佔立院、力擋惡法。國民黨呢?連合理化的口號都拿不出來,拾「公民不服從」的牙慧,笑死人了。
可笑之一。立法委員豈是區區的「公民」!我們法律把立委列在「公職人員」中;既是「公職人員」,如之何能紆尊降貴僭取「公民」的身分而進行「不服從」運動?太陽花運動成員,沒有一個有公職,也沒有一個是議員,她/們是不折不扣的「公民」,這才是「公民不服從」!國民黨黨團副書記長李貴敏恬不知恥的還敢大剌剌說:「唯有採取攻佔議場這樣公民不服從方式,才能讓台灣民意真正反映在國會中」云云,貴為國會議員,即使無能反映民意,也萬不可假冒「公民」之名,更不能偷用「不服從」理論;簡單的道理。
可笑之二。「公民不服從」的重要來源是美國作家梭羅,他用反問的語句點出核心意義:「難道公民必將良心交給立法者,自己一分也不留?!」所以公民要對抗的正是立法者,「公民不服從」,用哈維爾的話,是「無權力者的權力」,對治的正是袞袞立法諸公,那麼國民黨立委如何能反客為主的當起「不服從」的「公民」?美國政治哲學家羅爾斯在他的《正義論》中特闢一節論「公民不服從」,強調那是「訴諸作為政治秩序基礎的共有之正義觀」,「絕對不以團體或個人的私利為基礎」,目的在喚起「公眾的正義感」。「太陽花運動」完全符合這些論述,相反的,國民黨的「車輪花運動」背道而馳,難怪棄甲曳兵而走。
可笑之三。「公民不服從」在國外班班可考:梭羅違法抗稅、甘地的不抵抗運動、金恩非暴力抗爭等。國民黨「不服從」的目標,卻在杯葛監察院長陳菊的任命案。黨團總召林為洲、書記長蔣萬安打出的旗幟是「德不配位、撤換陳菊」!「公民不服從」抗爭的是不公正的法律、憲政制度或體制,但是國民黨斤斤計較的卻是監察院長的人選!不是著眼高雄市長補選是什麼?
至於祭出「德不配位」,儼然中國封建的「德治」幽靈再現。《自由中國》時代,張佛泉、殷海光即斷言「政治層次中無道德問題」,證諸西方民主與道德的諍論,其過程在此無法細述,但結論如此無誤。
陳菊適不適任監察院長是一回事,霸佔立院進行抗爭也是另一回事,但玷污「公民不服從」運動就罪過大了。太陽花運動得到台灣人民熱烈的支持,終於成功而改變了台灣政治局勢的走向,成為歷史的座標。相反的,國民黨佔據立院,既不能鼓動風潮,又擋不了提名,一個小時就被解除武裝,竟還有藍委召開記者會,哭天哭地哭母哭子。「靠夭」可當成此齣大笑話的完美句點。
(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

2020年6月25日 星期四

蔡英文「變形記」

自由廣場》(金恒煒專欄)蔡英文「變形記」

2020-06-25 05:30
監察院本來就是憲政雞肋,經過這一波人事命令,更淪為國家級笑話。蔡英文在這齣荒謬劇中擔綱導演,推出了不折不扣的鬧劇,只能用荒腔走板來形容。國民黨的黃健庭欣然應召出任副院長;其實就是跳船,黨中央了無招架之力,頓成笑柄。在綠營立委群起反對下,黃健庭羊肉沒吃到惹了一身腥,無端折翼,悲劇一樁。
監察院正副院長與委員的提名在總統一人獨斷,民進黨國會佔多數,監院人事案原是小菜一碟,竟可以搞到廚房失火!事情鬧到不能收拾了,蔡英文方始出面道歉,表示「責無旁貸」,但振振有辭的辯解,表示提名有理,是為了跨越黨派、維持監院高度中立性云云。然而外界所質疑、抨擊與非議的,不在跨不跨黨,劍尖直指黃健庭弊案纏身;更嚴重的是,黃透露總統府對他的案情知之甚詳。蔡英文沒有一字解釋為何提名有案在身的人?反而將錯就錯,「兩個名額暫不補實」;把自己的錯「變形」成另一面貌!不啻古羅馬小說《變形記》的台灣政治版本 。
「變變變」其實是蔡英文一貫伎倆,結構性改造工程撇在一旁,使出大衛魔術,用一種虛像來取代真實。監院當廢不廢,卻加掛「人權委員會」矇混。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民進黨一直主張三權分立,「我就是創黨黨員,我們始終到今天還是主張三權。」然而蘇揆直認不韙說,這一次立院修訂監察法,特別設立人權委員會,是把老的監察院轉成新的、有時代意義的運作機關。這就是變形手術,讓監院借殼重生。
「國家人權委員會」是今年一月修法,純然是為「新」監院量身打造。監院本有七個委員會,是依內規設立,而「國家人權委員會」則是透過立法,位階自在七委員會之上,尤其冠「國家」兩字,不成為監院太上皇也難。可見蔡英文並不打算廢考監兩院,成立所謂「國家人權委員會」,轉移了廢監院的視聽,於是「變形」而開工大吉。
「正名制憲」明文載於黨綱;總統兼黨主席的蔡英文要不要遵守?這裡又看到她使出乾坤大挪移的變形術,用「中華民國台灣」轉化了「制憲正名」的必要;換句話說,新的話語已取消實際憲政工程。
建立陪審制明文列在民進黨行動綱領,蔡英文二○一六年總統就職典禮上信誓旦旦向全民宣示進行司法改革,結果呢,司改不改,還一手扼殺了陪審團制。只能參審、反對陪審;民進黨黨團總召柯建銘表示,是「上面的意思」。為什麼不採陪審而要參審?為什麼兩案並行也嚴拒?法務部次長蔡碧仲一句話就境界全出了,他說「還是現行職業法官制最好」;參審制就是現行職業法官制換湯不換藥的「變形」,而且是蔡英文「交代」的。蔡英文假司改之名行維持司法現制之實。這又是一樁「變形記」。
蔡英文是不是應當改名為蔡變形?民進黨是不是應當改名為變形黨?
(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

2020年6月11日 星期四

韓國瑜拒提無效之訟為哪樁?

自由廣場》(金恒煒專欄)韓國瑜拒提無效之訟為哪樁?

2020-06-11 05:30
韓國瑜甫坐上市長寶座,椅子還沒熱,就搶著選總統,藍營內部有人說,此舉將造成「國民黨三殺」:總統、立委雙輸,罷免會過。不過真的「三殺」,不在罷免前,而是罷免後的現在;刀刀見骨,刀起頭落。
第一殺,當然是驚心的九十三萬票。國民黨高層全力助韓抗罷並揚言「罷免案不光是韓國瑜個人問題,也牽動國民黨再起的氣勢。」罷免通過,國民黨「再起」無望了。第二殺是高市議長許崑源墜樓自殺。藍營前立委蔡正元指稱是「殉國殉黨」;「黨國」在台灣壽終正寢了。第三殺是曾代表國民黨角逐基隆市長的謝立功,宣佈退出國民黨,改投民眾黨;這是跳船,「良禽擇木而棲」,國民黨號稱「百年」的大船要沉了,樹倒猢猻散。
最值得觀察的毋寧是罷免案通過四天之後的國民黨中常會。黨主席江啟臣率領中常委、黨務主管及立委到高雄殯儀館開「行動中常會」。乖乖隆的咚,殯儀館耶!國民黨藉追悼許崑源進殯儀館,「既傷逝者行自念也」;既現實又象徵,拍「黨國云亡」的電影,絕對是最吸睛的一幕。
那麼韓國瑜還有撇步嗎?有,不但有,且已著手部署了。被罷免後,韓國瑜在臉書上寫了非常阿Q的句子:「真正的勝負輸贏卻是在選舉落幕之後才真正開始」。明明輸了,還有什麼勝招?韓國瑜不像被困在垓下自刎而死的項羽,後人惋惜說:「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韓國瑜在幕落之後,宣稱「真正開始」,所憑仗的正如「江東子弟八千人」的「韓粉」。
維持韓粉的激情與韓粉的隊伍,乃是韓國瑜「再起」的唯一本錢。韓國瑜拒提罷免無效之訟,目的在擋住黨內強棒接收韓粉而已,「尊重人民意志」云云,騙肖!朱立倫已表態有意擔起高雄市長補選的重任,問題卡在四個月入籍時間;而且只有韓國瑜提出罷免無效之訴,才能以時間換取空間,朱立倫才有取得候選人披戰袍出征的機會。韓國瑜快速宣告放棄司法手段,自使朱立倫們請纓無路。反思一下。朱立倫一旦橫柴入灶,成為市長補選人,為打敗民進黨,韓粉非得傾巢而出擁戴新共主不可,韓國瑜不邊緣化也難;放棄訴訟就是阻卻強棒飛車南下。韓國瑜知道非霸住韓粉領袖地位不放才能「我將再起」;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哪會拱手將韓粉轉讓他人?另一方面韓也積極物色在地可操控代理人參選,百忙中見黃昭順,不是為此還有別事?
韓國瑜臉書上明志的第一句話:「這一次,誰會是贏家?」表面看只是不承認失敗,其實是拉許崑源的屍體當自家的武器;這一句話原出於許崑源的「絕命詩」。打著許崑源的旗幟,為市長、議長雙殺出一口氣為號召,韓粉烽火遍地之勢成。
徒有誓師不夠,也要操兵。韓國瑜進行所謂「報復性罷免」,指名黃捷、陳柏惟、王浩宇、劉世芳、陳致中等,漫天要價,甚至點名罷免總統,扯淡不打草稿,凸顯草包本色。標靶只在延續韓粉香火於不墜,即使不能擴大韓粉隊伍,至少韓粉向心力不散,如此而已。韓國瑜也下了動員令,揮軍凱道,著白衣宣告韓家軍成立,到時候韓旗飄飄壓倒黨旗飛揚了。
這是韓國瑜「再起」的唯一途徑,捨此,不要說進取黨主席大位,恐怕連立錐之地都沒有;韓粉大操兵,國民黨內沒有黨中央只有韓國瑜。
(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