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7日 星期五

《當代》,一個台灣思想雜誌身世的故事


恆煒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訂於2014.11.13開幕展出當代雜誌,要我寫2000字的介紹文。想起張鐵志先生曾訪問我,訪問稿201134日披露於香港。以文化評論的第三者身分書寫《當代》,應比自己更適合,遂建議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採用,並援引全文於下。

《當代》,一個台灣思想雜誌身世的故事 

瞻前顧後
  張鐵志專欄
  台灣的知識界,特別是在1980年代共同反國民黨體制的知識界,1990年代隨着統獨、省籍意識的激化而逐漸分裂。
  1986,台灣正處於黎明前夕的曖昧與躁動中。
  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社會上的各種抗議、衝突層層累積,威權體制的鎮壓能力和蔣經國的意志則逐漸弱化。1987715,國民黨宣佈廢除長達三十多年的戒嚴令。台灣開啟了民主化的大門。
  那是一個思想沸騰的年代。《人間雜誌》用黑白的影像挖掘着島嶼的悲傷與苦難,《南方》雜誌深思着反抗的理論與實踐,復刊的《文星》仍然高舉着思想火炬。而19865,一個知識分子氣味濃厚的新雜誌《當代》創刊了!往後十年,《當代》影響了台灣知識青年們對西方思潮的認識。
  1990年代的思想性刊物如《島嶼邊緣》也已經退場。《當代》雖然經過中間一次停刊,卻一路挺到2008,雖然性質和重心已大為改變。2010年夏天,《當代》重新復刊,但已經從一個思想性雜誌轉為一個政治立場鮮明的政論雜誌,並且在現在的台灣政治光譜上,站到比較邊緣的位置。
  這個轉變,不只是《當代》這本雜誌的轉型,在某種程度上也象徵著台灣知識、政治版圖的巨大轉型。
  讓我們回到1986年。《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主編金恆煒先生,因為受到報社諸多政治限制,就想自己出來辦一份刊物。由於他過去在美國以及在人間副刊做主編時積累的人脈,得以邀請許多重量級的學者如余英時、杜維明、金耀基、李歐梵、張忠棟等數十位加入編輯委員會。事實上,《當代》並沒有總編輯這個職稱,只有編輯委員會”,因為金恆煒認為這不是他一個人的工作,而是知識分子的集體工作。當時有很多學者出錢出力,也有一群人如黃道琳、錢永祥、石守謙等一起策劃選題。但實際上確實是金恆煒自己一個人在家擔任具體的編輯工作。
  1980年代後期的台灣,人們正在尋找反抗的思想資源,以對抗瀕臨崩解的舊威權秩序,所以從新馬到後現代、後殖民等思潮,都不斷震撼當時的知識界和文化界。《當代》創刊號的發刊詞題為:《是當代也是反當代》,這篇文章強調《當代》創刊號介紹法國哲學家福柯不是偶然的:“福柯認為我們的當代文化強調專業訓練,而專業訓練容易使我們現代人陷入專業的條條框框而自我異化,成為單向的技術人。所以專業訓練有兩面性,既是具有教育意義的訓練,也是牢籠式的管教。這段宣言清楚展現他們當時對知識作為一種批判武器,而非專業主義的信念。
  《當代》的創刊號封面是法國哲學家米歇爾·福柯。他們本來是想在創刊時做“60年代和海外保釣運動專題,但在戒嚴時期這些議題比較敏感。而當時在台灣思想界已經有不少人關注福柯,雖然尚未流行。到了第二期和第三期,他們終於做了“60年代專題,第四期封面則是德裡達。顯然,《當代》是承接起之前《文星》引進西方思潮的角色的。
  《當代》最初的構想是先介紹西方思想,把台灣本土的思想水平提升。他們前十年是以介紹法國思潮為主,第二個十年則注重德國思想,但也逐漸把關懷重心放在台灣,因為西方的思潮越來越容易取得,也有許多年輕學者回到台灣傳遞新的知識。
  與此同時,台灣的知識界,特別是在1980年代共同反國民黨體制的知識界,1990年代隨着統獨、省籍意識的激化而逐漸分裂。重要的知識分子團體澄社”,或者批判性的知識刊物《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島嶼邊緣》都因為這個問題出現分化。
  金恆煒本人也日益在媒體上發表被視為具有鮮明綠色色彩的言論,雖然他並不同意這個顔色標籤,而強調他堅持的是自由民主和人權。2010年復刊的《當代》將以對台灣的政治評論為主,而不再是對西方思潮的引進。這一方面是金恆煒個人關注重心的轉變,另一方面也或許反映了這個社會不再對西方知識的引進感到饑渴。
  台灣當然需要一份好的政治論述刊物,一份關於價值澄清、政策辯論的刊物。長久以來,主流政治力量早已出現哲學的貧困”,而媒體的淺薄化也不容許有深刻思想的文章呈現。政治論述的長期貧乏,已經使得政治行動空洞化。新的《當代》真正作為一個好的政論雜誌,而不只是特定立場的宣揚。20年前,我們需要反抗的哲學,不論老左、新左還是後殖民理論。20年後,台灣彼此抗衡的藍綠政治力量早已成形,卻也日益空洞化。我們當然期待政治場域中的辯論可以更堅實而深刻,但當主流政治早已僵固而腐朽在,二十年前《當代》倡導的反抗的哲學”,還是這個時代的必要聲音。







2014年11月4日 星期二

蘋果日報:收太多頂新捐款惹議 中山大學:受魚池之殃



魏應交接受中山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時四兄弟合影留念。中山大學提供


字級:



頂新風暴延燒,外界質疑國立中山大學歷年來接獲頂新集團捐款,設立亞太人力資源管理碩士專班、頂新人文藝術中心及舉辦余光中講座等藝文活動,年度募款來自頂新比例最高達65%,由於批評聲浪不斷,校方今晚緊急發表聲明表示會虛心檢討與自省,但也強調頂新捐款都妥善運用,培育人才與舉辦活動也獲好評,食安風暴後就未再接受頂新捐款,自認是「不幸於本次食安風暴中受到池魚之殃,始料未及。」

近來中山大學因接受頂新鉅額捐款,不僅有校內學生投書質疑「中山大學? 頂新大學?」名嘴金恆煒也投書批評校方收頂新六百萬幫榮譽退休教授、詩人余光中成立余光中人文講座,以前是「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左右開弓寫小說。」如今卻成「右手拍馬,左手投共,左右開弓拿黑錢。」甚至校內院務會議還曾提案要撤除頂新人文藝術中心。

眼見批評聲浪不斷,校方晚間緊急發表「食安風暴延燒-中山大學難自處」聲明,表示是收到頂新康師傅國際企業(含日資)提供學生優渥獎助學金,成立亞太人力資源管理碩士專班,培育優秀人才已獲大企業所用,也獲好評,而余光中講座則是比照台大的白先勇講座,邀請名導李安、建築師姚仁喜等到校演講,也受歡迎。

校方強調,收受的企業捐款經費運用本年度已依收支計畫執行完畢,食安風暴爆發至今並未再接受頂新國際集團捐助款項,相關培育計畫則秉持「培育高階人才、推廣人文精神」初衷,決議完成進行中的計畫。

校方也大吐苦水說,因南部大學學術資源有限,為追求卓越、邁向頂尖,積極攬才、育才、留才,「積極尋求企業產學合作,提供獎助學金、設置講座不遺餘力,不幸於本次食安風暴中受到池魚之殃,始料未及。」

校方最後表示,風暴後校長已在行政會議及多次場合提醒各單位日後向企業募款及接受捐贈時,須謹慎評估企業形象及其社會責任,並自我期許「經一回教訓,多一次學習與成長,走過風暴,仍須積極正向面對未來!」(周昭平/高雄報導)


2014年11月3日 星期一

翁啟惠打余光中們耳光

翁啟惠打余光中們耳光

   「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 出自《聖經》「新約」的這句格言,不只人人耳熟能詳,而且衍生了許多拷貝貓說法,什麼「政治的歸政治,經濟的歸經濟」、什麼「政治的歸政治,司法的歸司法」,甚至還有「藝術的歸藝術」、「行政的歸行政」,其實全是《聖經》的私生子。最新出爐的是「教育的歸教育」,打出新旗幟的是中山大學,目的在隱瞞收取頂新集團黑心油錢的反教育行徑。
  根據三位學生在《自由時報》投書的踢爆,中山大學的絕大部分捐款都來自頂新:二○一三年佔五十二%比率,到二○一四年更高達六十五%之多,此外,頂新五年投入一億六千萬,開辦「亞太人力資源管理碩士班」 ,又拿出六百萬贊助余光中人文講座、設「頂新人文藝術中心」。原來拿黑心油錢的不只大學,還有御用兼紅頂詩人余光中。過去幫余光中打書的廣告,恭維他「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左右開弓寫小說。」今天的余光中則是:「右手拍馬,左手投共,左右開弓拿黑錢。」
   現在事發了,余光中悶不吭聲,拿錢如故。而中山大學校長楊弘敦不僅拒絕學生提出的「自清」要求,還拿「教育歸教育」當遮羞布:一則說名譽博士學位頒給的是魏應交而非魏應充;二則說,「錢是乾淨的」;三則說「誠信重要,道義也是」。講白了,就是絕不放棄黑心頂新的奶嘴。可恥的是,又是「教育」,又是「誠信」,又是「道義」,真是「滿口仁義道德,滿肚子男盜女娼」,只讓人搖頭;有這樣的中山大學,就會有這樣的榮譽博士。
  那麼,拿出對照組罷。與魏家相濡以沫的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公開替魏應交掛保證,說他「不是壞人」,而且也幫魏家出面擺平,出任三○億成立的「食品安全革新委員會」會長,一如魏家之利用中山大學,想利用中研院為之漂白。尹衍樑打電話給院長翁啟惠求援,短短一分鐘電話就給掛斷,院長說:「若經費來源不乾不淨,不會幫忙。」日前院長更正式指明頂新集團的食安革新委員會,「資金不正當」。連自己照片與尹衍樑的唐獎合照被放在中研院看板上,院長都認為污了:「把我的照片跟食安搞在一起了。」翁啟惠不啻當場打了余光中與楊弘敦的耳光給大家看。
   頂新的錢「不乾不淨」,已是定論,那麼頒榮譽博士給魏應充而非魏應交,就有正當性了?頒獎典禮那天,魏家是全員到齊,戴博士帽的雖是魏應交,享受光環的卻是頂新,更何況成立「食安革新委員會」的主持人是魏應交而非魏應充,那麼翁院長為什麼會說「不正當」?不要忘記頂新集團是魏家集團,拿大哥切割小弟,楊校長難道忘了「弘敦」的大名?正像用好聽的「誠信」、「道義」等名詞掩蓋不了被檢察官斥為「大便」的「黑心油」。(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


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

馬倒了賊星該敗

馬倒了賊星該敗

馬英九到彰化輔選,用台灣話大聲說:「馬倒了…」,倒是實話實說。其實豈只馬倒,是中國國民黨賊星該敗的時刻到了。賊星現象已充斥黨國,隨手拈來都是。
 賊星現象一。潘維剛在國會公開表示,不該為轉型正義而逼學本土母語,「會傷害民族感情」。那麼要質疑的是,馬統為何用「本土母語」助選?原來碰到選舉,「傷害民族感情」的本土母語,有票!潘被打臉不止於此,她還說:「秦朝統一語言、度量衡才增加國力」,難道不知道秦祚只有十五年?潘維剛台灣史知識零分(見李筱峰文),中國史也零分,不過黨國意識形態倒得一百分。
賊星現象二。吳育昇在國會說:台灣也是中國土地,在達賴無法回中國情形下,他若訪台,「也是回到中國」。乖乖,把謊言織就的所謂「一中憲法」當真實不二,然後加工推演,果然得到荒唐到極點的論斷。美國學者泰勒(Jay Taylor)即使大捧兩蔣,也引蔣介石一九五一年日記所說,反攻大陸幾乎不復可能。但為何蔣介石卻又「反攻大陸」不離口?泰勒認為這是老蔣被假話催眠了。吳育昇此說,同是假話催眠的荒唐言。吳育昇又是一個黨國意識形態滿分的例子。
 賊星現象三。郝龍斌行文到NCC表示,「天龍國」是歧現台北市與台北市民的用語,要求「依法妥處」。天呀,什麼跟什麼。不要提美國憲法修正條文:不得立法「剝奪人民言論或出版自由」的天條,也不必提大法官五○八號釋憲文;NCC依什麼法、有什麼權「管」輿論?難怪以此質詢NCC主委的楊麗環,會撞牆出醜。無論郝龍斌、楊麗環,黨國意識形態照例滿分外,其他都掛零分。
賊星現象之四。連勝文祭拜祖父連震東、曾祖父連橫,卻跳過二二八紀念碑而不顧。連勝文說,他祭祖是不滿祖父、曾祖父被抹黑。但為何不就近祭拜二二八罹難者英靈?答案很簡單。依吳濁流《台灣連翹》所記,連震東在二二八事件時,把台灣人菁英名單洩給國民黨;連勝文如當然不能一邊祭祖父、一邊祭被祖父出賣的亡靈。至於連橫有沒有被抹黑、扭曲?讀讀連橫一九三六年奴顏卑膝的為獨子找頭路,寫給「黨國元老」張繼的哀求信;只引四句,可見一斑了。連橫稱讚「黨國前途,發揚蹈勵」,接著吹捧與貶抑「軒黃之華冑,而為他人之賤奴」,又說台灣是「異域」、是「化外之民」,所以「命〔子震東〕赴首都,投奔門下」。連橫既說台灣人是日本「賤奴」,那為什麼《台灣通史》央求前後兩位日本總督明石元二郎與田健治郎寫序?還不談幫日本推銷鴉片政策那檔事。原來連爺爺、連少爺自有家風,只是賊星該敗,應在連大少爺身上。
「馬倒」而自己人共推,大家且拍手鼓勵鼓勵。(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


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

賣中國膏藥的紅頂商人

賣中國膏藥的紅頂商人

   頂新魏家面臨「滅頂滅門」的生死關頭,有兩個人的表現,最令人印象深刻:一個是參選市長的連家花花大少連勝文;一個是大手筆搞「唐獎」的潤泰老闆尹衍樑。連勝文公開切割魏家,說與魏應充既沒有公誼也沒有私交,更非朋友;相反的,尹衍樑跳出來為魏家護航、背書,承擔頂新集團捐出三十億成立的「食品安全革新委員會」的會長。
   先不要談黑心商人用「食安革新」當籌碼的可笑與可恥,也不必考量誰有情誰無義,更不必說誰誠實誰說謊。重點是,潤泰之於魏家,其實正證成連家與魏家的關係:不僅全屬「紅頂」之列,且是「新黨國資本主義」結構下「以經促統」的隊伍中人。最近有本暢銷書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當是學步老馬《資本論》的《新資本論》,同理,「新黨國資本主義」是襲用澄社九一年拈出的「黨國資本主義」而來,之所以為「新」,是由過去國民黨一黨的「黨國」擴大成現在「國共」兩黨的「黨國」。
   這個「新黨國資本主義」比「黨國資本主義」更「劣質」、更「邪惡」,更「無孔不入」。馬英九說:「像頂新、旺旺這樣鯨魚,被說成是『包著糖衣的毒藥』,結果證明,卻是『對台灣有益的補藥』。」這話之荒謬絕倫,與頂新「食安革新」完全一致。還是套澄社的說法更貼切:「一個恩威並施的主子,終究還是一個高高在上的統治者;一個穿金戴銀的奴僕,終究是一個聽命乞憐的被統治者。」頂新也好,旺旺也好,潤泰也好,連家也好,馬統也好,儘管穿金戴玉,全是中共吆喝下「聽命乞憐」的奴僕。
   連家不必說了,馬統不必說了,看看潤泰吧。在記者會中,魏應交推崇尹衍樑「熱愛台灣」,又說他是「客觀的第三者」;尹衍樑則公然把「台灣人民、兩岸人民、全世界華人」一鍋煮當回應,這樣明目張膽的「統戰」,敢說「熱愛台灣」?再看二○一二年尹衍樑替馬統助選的廣告,標題是「票投馬英九 台灣久久久」,又列出「票投馬英九的五大理由」,第一個理由竟是「回家路更近」!一個把中國當「家」的人,如何「熱愛台灣」!
   最後談談「唐獎」。把所謂「盛唐」當獎名,把砍下隋煬帝「大好頭顱」的李唐登基日(不叫「開國日」)當頒獎日,充滿大漢沙文主義的「唐獎」,豈能比諾貝爾獎?諾獎絕不可能設「維京文學獎」;一旦把「我族中心」當獎項,再多的錢也成不了氣候。從「客觀第三者」的角度看,「唐獎」儘管有許多名目,全是陪襯,主要宗旨即在推動「漢學」,背後充斥的是統戰!統戰!統戰!中共已是髒名詞,只好推出「漢學獎」替萬惡共匪化妝。老實說,「唐獎」云云,不過是「孔子學院」的翻版,不過是賣中國膏藥的「新」手法。
(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


2014年10月13日 星期一

黑心馬統比黑心頂新更可怕

黑心馬統比黑心頂新更可怕

  這是剛出爐的官場現形記,或說黑心政府現形記:國民黨立委丁守中在國會質詢國發會主委管中閔,問他是否抵制頂新集團產品?管中閔回答說:「我支持抵制,我現在已展開行動,不買他們的東西!」
  天呀,這是什麼跟什麼!問話的是執政黨立委、答話的是閣員,兩人一拉一唱,渾然不知道「免除人民沒有吃的恐懼」是執政團隊的基本責任。執政黨立委與閣員竟然跟著無力又無奈的人民後面,也用消費者的區區微力去抵制黑心貨?人民使出抵制手段,是不得已下沒辦法的辦法;難道政府只能附和?那麼,公權力在哪裡?政府在哪裡?人民自力抵制黑心頂新,其實就是宣告:公權力已死、政府已死;自己的命自己救。
  抵制造孽、害人的頂新集團運動,根據日前一項民調,有高達八二%的人支持,有這樣結果,並不奇怪。奇怪的是,黑心油問題為什麼不能解決?魏家是紅頂台商,是馬英九投共政策的同路人,也是受惠者;頂新的成功,就是馬統的成功。頂新之所以敢一再買賣黑心油,難道不是仗著國共兩黨國的靠山,難怪跟連爺爺利益與共?黑心頂新就是黑心馬統的傾中成果,誰敢動他。
  把黑心頂新與黑心馬統相提並論,有沒有過甚?沒有;因為兩者有血緣關係,沒有黑心政府的包庇,哪可能任黑心頂新橫行?只要對比黑心頂新的魏應充與黑心馬英九的言行,兩人何其相像。先說重點,兩人都是「滿口仁義道德,滿肚子男盗女娼」。
  空口無憑,拿出證據來。
   馬統與魏董都會說漂亮的謊言。馬英九提出「活路模式」,又說「永恆的價值」,這和魏應充的「童叟無欺」、「良心事業」,有何不同?
   馬統競選開的支票,如「六三三」、如「馬上好」,與魏應充的「味全歌」中〞We Can〞保證,有何不同?味全歌簡直是馬統假支票的回聲。
  馬統承諾,「六三三」做不到捐出一半薪水,魏應充在假油事件,提出五○○○萬賠償金,手法一樣,而且跳票也一樣。
  不同的是,魏應充是小咖,馬統則是大咖,小咖的騙術玩玩就玩完;大咖的馬統還在騙。在所謂的雙十國慶,馬統說:「國家脫胎換骨,找出出路,走出活路」,馬統走的明顯「死路」,否則為何民調只剩九趴?馬統還說:「大開放、大身手、大舞台、大希望,是我們對青年的大承諾。」問問太陽花學運的學生罷,連青年都反了,還敢說「大」話!最可笑的是,提出「兩大指標」:一是公民社會,二是弱勢關懷。從黑心油肆虐,還有什麼公民社會?弱勢關懷?至於強調「法治得到貫徹、司法獨立而公正」,與魏應充的「良心」告白,倒是相映成趣。
  台灣人民那麼痛恨黑心頂新,却坐視黑心政權橫行六十年,真是見樹不見林。看看馬統「文告」唸咒剛完,自家媒體《聯合報》忙打臉,小社論題目是〈注意,台灣在倒退〉!比抵制黑心頂新更容易,一張選票就可以讓馬統幫倒台!(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


2014年10月6日 星期一

這樣的國民黨非推翻不可!

這樣的國民黨非推翻不可

 有一部好萊塢電影,片名不記得了,劇情也不記得了,只記得女主角是美麗的奧黛麗.赫本。其中一幕令人印象深刻:有人(應是私家偵探)拿出資料(黑材料?)放在桌上,只薄薄一頁(?),對女主角說:「這是你的。」但別人的資料卻厚厚一大落。看到台北市長選戰,連勝文陣營拿柯P的MG149猛打,不覺想到柯文哲的「一紙」與連勝文的「一大落」之對比。問題是,這樣惡性的負面又負面選戰,能救連勝文嗎?最新的民調已展現人民的反彈。
 柯P只是台大醫生,有什麼黑材料可挖?不過區區MG149而已!換個思考方向:如果可以動用黨國機器,像國民黨對付柯P般,連勝文早就一刀斃命了。連家二代為官,卻聚歛金錢到富可敵國,禁得起「起底」?宋楚瑜只是興票案就陣亡了,連勝文一家挖將下去,絕對比興票案還興票千百倍呢。
 連勝文為什麼只剩「惡性的負面」打法呢?主因是,負面的人只能打惡性的負面選戰,企圖炮製出對方「小負面」以遮蓋己方的「大負面」。從另一方面說,全家/全身都是「負」的連勝文,已沒有扭轉乾坤的法寶了;MG149就像救命的稻草,抓到手上看能不能掙脫即將溺斃的生死險境?稻草是救了不了命的,萬一的僥倖,就是把浮在水面的稻草,幻化成巨大浮木,藉此取得「逆轉勝」的可能。
 從而見到國民黨國的厲害了。
先是立委羅淑蕾丟出MG149來抹黑柯P「貪污、污錢、逃稅」,據台大教授林火旺的透露,羅淑蕾自承打柯是出於「高層指示」;儘管羅淑蕾否認,但連營不但掌握連柯P自己都沒有的資料,內部還遭到錄影、錄音,背後如果沒有執政的國民黨「黨國」,能夠有如神的「通天」本領?
 打柯P已不只是一人了,行政、立法、司法三股力量全部進入,難怪羅淑蕾說:「終於有幫手了!」行政權介入選舉,江宜樺還敢否認?「宇昌案」就是例子。檢調不等選完,就急急偵辦,這是赤裸裸的把司法當選戰工具。
黨主席馬英九有沒有組成PK小組,把立委、閣員當成紅衛兵?審計長林慶隆之前明確表示:「捐款要經過台大秘書處開收據,都進到四二○專戶」云云,國民黨黨鞭費鵬泰不滿林鴻慶的如實解釋,颷罵林「混吃等死」,且威脅不讓預算過關;這是殺雞儆猴,以後誰敢不從命?於是有關部會首長一一被脅迫;連國稅局長、退輔會、榮總、台大校長,台大醫院院長等等都戰慄於立院,仰看藍委臉色作答。
生物科技、台大醫學研究全淪為賠葬物,還是小焉者,整個政府都被踐踏成死屍,才是可怕。這樣的國民黨非推翻不可了!(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