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府秘書長陳師孟批評,胡適原先是自由主義者,在面對獨裁者的考驗時,卻放棄過去的理念,走向獨裁的附庸,「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這三關胡適都沒過,終而從自由主義者淪為獨裁者的附庸。圖/唐詩
凱達格蘭學校校長、作家金恆煒新書《面對獨裁:胡適與殷海光的兩種態度》新書問世,今(22)日下午舉行新書發表暨簽書會。前總統府秘書長陳師孟批評,胡適原先是自由主義者,在面對獨裁者的考驗時,卻放棄過去的理念,走向獨裁的附庸,「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這三關胡適都沒過,終而從自由主義者淪為獨裁者的附庸。
陳師孟也在會中透露一段家族往事:1948年,不到30歲、當年的《中央日報》主筆殷海光,寫了「趕快收拾人心」社論,蔣介石震怒,打電話要陳立夫查辦,但是蔣的機要陳布雷(陳師孟的祖父)告訴蔣「年輕人一時情緒」,要蔣不必追究。
殷海光因此而得以保全。而9天後(11月13日),曾讓蔣介石言聽計從的陳布雷,卻以自殺結束生命。
殷海光隔年抵達台灣之後還繼續寫了「清除政治垃圾」痛貶時政、批評國民黨權貴和來台官僚。之後,離開《中央日報》到《民族報》(聯合報前身)、到台大任教,仍不斷劍指國民黨貴族官僚腐敗習性,終在「自由中國」案後作品全被禁,並遭蔣介石與國民黨持續迫害、監控。身為外省籍的自由主義者代表人物的殷海光,成為時代的悲劇人物。
金恆煒的新書中記載了殷海光與胡適的論戰,以及殷海光悲劇的一生。今日新書發表出席人士,包括除陳師孟外,國史館長吳密察,台大教授李永熾等人與談,凱達格蘭基金會執行長陳致中、前國策顧問謝聰敏等人也都出席。發表會由彭文正主持。
金恆煒在長達30萬字的新書中揭露曾任中央研究院院長的胡適與已故台大教授殷海光對於吳國楨案、雷震案,以及「反攻大陸」不同的態度,更直批胡適「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說法,而這是主張的「自由主義」的二人最大的不同,之後二人更三度論戰。
主持人彭文正在介紹陳師孟時,還特別要他去選台北市長,但陳師孟反而跟彭文正說,要他幫忙辦募款餐會,彭文正也反應很快,立刻笑著回說「至少辦10場」,而台下也有人跟著喊說,「我也來辦10場」,顯現在場民眾對於陳師孟的熱情支持。
談到金恆煒新書,陳師孟開場時幽默表示,他本來想學新聞,但後來還是學商、也從商學系轉到經濟系。「最近二三年阿扁受到司法迫害,去年又有司法國是會議等,我就後悔當初如果唸法律多好」,但最近讀了金恆煒的新書,又覺得若能唸歷史系不知有多好,「但不管是新聞或唸法律或歷史,三個科系其實有共同點,都是要追求真相,都是要把事情要把真相找出來,尤其是歷史特別困難,因為歷史要找真相都是幾十幾百、幾千年前的真相」。
「為什麼要找真相」?陳師孟解釋說,若人的社會沒真相,就很難辨別是非對錯,很難有正義。歷史人物常用假面具變成偉人,會有造神的運動,像殷海光講台大有很多教授像菩薩一樣,其實是黑烏烏的,對人一點啟發都沒有」,「因此沒真相會選錯英雄,選錯崇拜的對象」。
陳師孟也特別提到,這本書除了歷史上的意義,「另一部分是書中是到他的阿公(蔣介石文膽陳布雷),和殷海光有淵源」。
他說,阿公自殺前九天,1948年11月4日,殷海光在《中央日報》上寫社論「趕快收拾人心」,直陳國家風雨飄搖、老百姓生活痛苦,意在勸蔣,但黨報出現這樣的社論,讓蔣大怒說要追究,但其實是陳布雷勸蔣介石說,「年輕同事有這樣的情緒不必去追究」。
「殷海光事後還以為,寫了這樣的東西龍顏大怒,卻不必追究,其實背後有這段」,陳布雷說,他有去把阿公的從政日記共五本找出來,日記並未刊印而是藏在家中,最後一本寫到最後自殺前」,陳布雷在日記中寫說,11月4日早上蔣看到社論後就打給陳立夫,說黨報這樣的社論要處理,「如果我祖父也順著蔣的怒火追究殷海光,後來就不會是這樣」,他感謝金恆煒把家族這段歷史找出來。
陳師孟也幽默表示,他擔任綠色逗陣董事長,每月20日都要寫社論,「9月20日也寫了社論給太太看,這次半個鐘頭之後,看到她把我的社論放在桌子一邊,自己卻拿書在看,就是這本書,我以為她看完社論,就問她,社論難看看不下去,但這本書真是好看,雖像學術著作但像在看小說一樣」,而昨天他有事跟辜寬敏夫人王美琇聯絡,也說這本書真是好看,後來太太可能覺得不好意思,說覺得社論也寫的很好。不好看不會同時有二個人同時跟我說像小說,非常好讀而且得到啟示。
陳師孟:胡適沒過「這三關」 成為獨裁者的附庸
陳師孟說,這本書讓他想到英國作家狄更斯的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背景就是法國大革命,貴族階級和平民階級產生非常大的對立,貴族欺壓一般平民,「最後導致大革命爆發」,而他看這本書,也感受到這種大時代的時候,中國國共內戰常有很多階級對立、情感對立、意識形態對立、人性對立,「看這類書都有無奈的感覺,這世界不完美、有很多對立發生」。
他說,金恆煒書中主角殷海光和胡適都是知識份子,因為大時代的變動思想不同兩人分道揚鑣,「胡適走向向獨裁屈服的路,殷海光正好相反」,兩人之後發生三次很大的爭論。書中描述的胡、殷比雙城記中貴族平民對立,更有戲劇張力。
陳師孟說,胡適原先是自由主義者,是反對教條、盲目崇拜,主張個人主義的學者,但結果卻在面對獨裁的考驗時,卻放棄過去的理念而走向獨裁,知識分子「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胡適這三關都沒通過。
「要說貧賤不能移,胡適在美國是靠蔣介石接濟。說到富貴不能淫,胡適回國後當中研院長就向蔣靠攏,說到威武不能屈,胡適在蔣逼迫下放下理念投降」,陳師孟認為,胡適從一個很優秀的知識份子,通不過考驗成為獨裁者的捍衛者和附庸者。
「但殷海光正好相反,原先他是法西斯主義者,看到朋友還仿效用希特勒式敬禮打招呼,崇拜英雄,但後來看到蔣介石不得民心,人民痛苦顛沛流離,就『豹變』了」,他說,胡、殷二人,「一個從對的轉到錯,一個從錯的轉到對了」。
陳師孟也開玩笑說,他佩服金恒煒的毅力,本來作家曹長青要金寫怎樣克服胰臟癌,「我覺得(金恆煒)要克服很簡單,因為他有目標,有一個使命感,每次碰到都聽金說又發現什麼傳記、史料」,「這些目標、使命感,讓這些癌細胞活活被他氣死。所以每個人應該要立定自己的目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