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1日 星期四

好個西門大官人韓國瑜

自由廣場》(金恒煒專欄)好個西門大官人韓國瑜

2019-10-31 05:30

現在政治人物的不堪,已到了不忍卒睹、不忍卒聽的地步。像中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活到六十多歲所謂「耳順」之年,竟比雌黃小兒的大腦還不如;說「不如」還是客氣話呢。
韓國瑜「吃喝嫖賭」過一生,這是他的志工隊長周拱照在造勢場合當著韓面公然宣揚於眾的話。吃喝玩樂到六十,難怪開口就是黃腔,就是胡說八道,只能用八個字形容:頹敗心靈、幼稚腦袋。
為了拉青年票,韓國瑜設了「青年政策論壇」,要與青年人座談,強調不投票給他沒有關係,但拜託要看完他的「完整政策」。韓國瑜出口成髒、信口雌黃,哪需「完整」?蛋殼打開是臭的,需要把整只雞蛋吞下去才能判斷?
在號稱「傾聽之旅」的雲林,青年人提問:當選後是否會與中國簽「和平協議」?另位青年更替他焦急,要韓應明確說「不」,才能破除「芒果乾」。據報導,韓國瑜不敢正面回應,一味避談「主權」問題,卻天外飛來一筆,致詞時說:「清朝時有人貪污被抓,被問犯案動機,竟然回答『我要反清復明、我要推翻清朝滿洲皇帝』。之後又有一個人去玩女人、嫖妓被抓,又被問犯案動機,沒想到他回答『我要多生孩子、我要反清復明!』」在場的立委參選人據說皆尷尬不已。「年代」主播張雅琴在節目中痛罵:一天到晚在那邊講嫖妓、玩女人,「你到底多想那個sex呀!真受不了!」老實說,這是韓國瑜人格特質的反映,正像《金瓶梅》中的西門慶那廝,韓國瑜堪稱今之西門大官人!
韓國瑜好色成性倒罷了,亂掰中國歷史,比中學生程度還差。中學生大都知道清朝「文字獄」很厲害,為官貪污固然所在多有,但誰敢說「反清復明」、誰敢說「推翻滿洲皇帝」?那是「大逆罪」,恐怕不只滿門抄斬而已。滿洲建國一百四十五年了,龔自珍詩:「避席畏聞文字獄」,文字都能賈禍,何況造反?至於嫖妓,大清廢官妓,「文武官宿娼者杖八十」,但私娼盛行,《清稗類鈔》說:「咸豐時妓風大熾,…士大夫相習成風,恬不為怪…」到了晚清,「官僚狎女娼特盛」,甚至有《清代聲色志》問世,何關反清?諷刺、隱喻一旦涉及史實,不容扯淡,那不僅是假新聞,而是有意詐欺。
韓國瑜把杯觥交錯與酒肉朋友「喝酒、打屁」的黃腔黃調、胡亂扯淡拿到檯面上搬演,一貫「群居終日、言不及義」,現在突然要在大庭廣眾下即席發言,不失言、不亂開支票也難。韓國瑜人格卑下、知識全無倒也罷了,最慘的是替他擦屁股的國政顧問團總召張善政之流,不成為「張善後」也難;令人噴飯的「善後」之言是:「至少韓國瑜有很多想法」。「至少」二字吃緊!坐實韓「失言」、「亂開支票」是真,但用「有想法」遮其醜。
「張善後」身居總召,當韓的擋箭牌,至少是「必要之惡」。但竟也有台師大國文系教授林保淳要引經據典替韓國瑜平反,林保淳說,韓某說出不少讓人腦洞大開的構想,看似荒誕,但其中自有真意;他的例證是莊子的自評:「以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時恣縱而不儻,不以觭見之也」。這話見於〈天下篇〉,其實是莊子〈自序〉。這位國文系老師也真敢,強姦莊子的哲思來硬拗韓某的無知與無識,糟蹋自己吃飯的傢伙保此酒囊飯袋。
佛頭著的糞,不只韓國瑜也包括了林保淳。
(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

2019年10月24日 星期四

「政治玩火者」香港特首林鄭月娥

自由廣場》《金恒煒專欄》「政治玩火者」香港特首林鄭月娥

2019-10-24 05:30

國際媒體BBC報導陳同佳案,標題是「從司法升級至政治角力」,其實只講對了一半;因為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徹頭徹尾玩的是政治,把陳同佳案當成政治操作,從來不講司法。眼看陳同佳廿三日要出獄了,林鄭又生一計,指使北京政委「政治和尚」管浩鳴透過蔡英文笨蛋心腹黃承國會見了內政部長徐國勇,表達要送陳同佳到台灣「投案」的訊息;從而開啟了所謂的港台「政治角力」。
港人陳同佳在台灣殺了同是港人的女友潘曉穎,然後潛逃返港。案發了,台灣要求司法互助,港府不承認台灣是主權國,置之不理。林鄭反以香港現行法例有漏洞,無法把凶手引渡到台受審為由,硬行修改「逃犯條例」和「刑事互助條例 」,把移交逃犯的涵蓋範圍開放至中國內地、澳門和台灣,目的就是讓香港居民與居港外國人可以「被移交」到中國受審;「修例」形同血滴子,結果引發了香港史無前例的「反送中」運動,兩個法案遂胎死腹中。
「送中」是真、「送台」是假。香港大律師公會直指港府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大律師公會執委石書銘(Randy Shek)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直白表示,香港政府口口聲聲說要把台灣謀殺案疑凶繩之以法,但台灣當局已表明按此方法修例,不會要求引渡疑犯,指林鄭根本就是「借她(潘女)過橋」云云。林鄭哪裡是替被害人潘曉穎之母申冤?「反送中」運動迫使林鄭召開記者會,收回成命。重點是,解決陳同佳殺人事件本是「修例」理由,林鄭在記者會中一句話也沒有交代。
港府以竊盜、處理贓物等小罪,判陳同佳廿九個月有期徒刑,本月廿三日出獄。根據管浩鳴的說法,陳同佳寫信給林鄭月娥表示,在港服刑完畢後,即到台灣自首。陳同佳在香港已服完刑,為什麼要到台灣「投案」?為什麼要透過香港特區政府傳話?一點道理都沒有。只要對比在台涉嫌酒駕撞死人又逃回英國的林克穎案,就很清楚了。
林克穎在台判刑四年定讞,發監執行前變裝出境逃回英國。台英之間同樣沒有司法互助協定,但台灣法務部依然可以拜會蘇格蘭法務部長及國會上議員,簽訂「引渡林克穎瞭解備忘錄」;蘇格蘭警方逮捕林嫌、法院裁定羈押,進行引渡審判。初審判決林嫌必須引渡到台,林嫌不服上訴,高等法院改判不必引渡,法院未再上訴,全案確定。
陳案與林案相比,有三點歧異:第一,英人林嫌拒絕引渡,港人陳嫌主動投案。不奇怪嗎?第二,林嫌有期徒刑不過四年,抵死不引渡;陳嫌涉及謀殺案,最高可判死刑。陳嫌在港已刑滿出獄,是無罪之身,卻冒死接受台灣司法審判!不奇怪嗎?第三,林嫌的引渡與否,經過英國完整司法程序,陳嫌只憑特首閒話一句就逕送台灣。不奇怪嗎?
依「送中條例」,特首不需要國會同意就可啟動拘捕和引渡,法庭則只審視合不合引渡要件,不會探究有無違法事實。換句話說,在「送中條例」下,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只剩一權,政治凌駕一切。香港保安局發表聲明,強調台灣對此案有「絕對司法權」,這是針對台灣刑法屬地主義而發。港府大玩「政治」,卻用「司法」唬弄台灣。台灣的應對有三要點:首要,堅持主權;其二,堅守法治國原則:其三,維護並尊重「反送中」運動。
玩火者死於火,玩政治者死於政治。林鄭之於陳同佳案,可做如是觀。
(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

2019年10月17日 星期四

有了蔡英文哪還有民進黨

自由廣場》(金恒煒專欄)有了蔡英文哪還有民進黨

2019-10-17 05:30

真的不懂民進黨!民進黨怎麼啦?民進黨與提名的總統候選人蔡英文間又怎麼了?為什麼民進黨最新出爐的決議文會被蔡英文狠狠打臉!有了蔡英文哪還有民進黨!
民進黨建黨三十三週年發表了〈社會同行世代共贏決議文〉,標題堂堂,企圖心不小,當然是為二○二○年大選拉出主軸。另一引人矚目的焦點是,蔡英文以主席兼總統的獨裁領導下,一掃從黨外以來所建立的價值、理念之後,新主席卓榮泰以一介黨員換手掌舵,會不會有「重新起錨」的可能與企望?
九月二十八日民進黨的新決議文令人眼睛一亮,民進黨回來了嗎?在有關「台灣前途走向」上,強調「堅定恪守本黨一九九九年通過之〈台灣前途決議文〉」,亦即表示選擇「中華民國」僅是屈於「目前憲法」的現實而已。弔詭的是,不過十一天之後的所謂「國慶」日,蔡英文以總統身分發表演講,最重大的宣告六個字:「中華民國台灣」,這是民進黨無論建黨前後沒有人敢宣之於口的,蔡甚至表示:「這就是整個社會最大的共識」云云。奇怪了,民進黨新決議文完全沒有「中華民國」四字,一次都沒有!如果連民進黨新決議文都與蔡英文沒有「共識」,如何可以推到「整個社會」?所以這並非「社會最大的共識」,而是蔡英文「一人之識」。蔡說值得觀察點有四:
第一,蔡英文短短演講,連提了「中華民國」五次之多,但民進黨堅持、恪守的決議文,卻是「去中華民國化」。
第二,蔡英文所說的「中華民國台灣」,其實是拾李登輝「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牙慧,換句話說,倒退到一九九五年李登輝時代去。李登輝是國民黨出身,死抱「中華民國」,遭到專研國際法學者黃居正的批判:如果台灣認同「中華民國是台灣」或「中華民國在台灣」,不再追求以「台灣」為國家的獨立建國,在國際法上仍然被當成中國領土云云。顯見「中華民國台灣」正是「一個中國」的註腳。
第三,蔡英文演講開篇表示:「今天是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的國慶」,宛如「法統」繫一身,與「黨國」相始終。所以比李登輝所說的「中華民國台灣化」或「中華民國第二共和」退步得多。
第四,蔡英文一方面說:「中華民國已經在台灣屹立超過七十年」,一方面又說:「我們經歷過退出聯合國的恐慌」;「我們」云云當然是指稱「中華民國」。此兩斷語,既矛盾又錯誤。首先,中華民國不是「退出」聯合國,而是被「驅逐」出去。第二,聯合國二七五八號決議文重點在「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在聯合國的唯一合法代表」,而且「立即把蔣介石代表從聯合國組織及所屬一切機構中非法所佔據的席位驅逐出去」,帳從一九四九年算起;其實蔣介石也不諱言中華民國在一九四九年已經滅亡了。台灣自與中華民國無關,只是蔣政權的禁臠,如此而已。那麼「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國慶」不是謊言是什麼?「中華民國在台灣屹立超過七十年」更是謊言謊言謊言!
蔡英文在二○一九年的所謂「國慶」演說,完全推倒了民進黨建黨的黨綱,而且也賞了二○一九年民進黨的新決議文巴掌。蔡英文這當口終於亮出了她的顏色與意識形態了。問題是,民進黨上上下下,鼎鑊甘如飴,沒有一人敢挺身而出,可恥!再說一次:「有了蔡英文哪還有民進黨」!

2019年10月10日 星期四

「你們走開好不好!

自由廣場》(金恒煒專欄)「你們走開好不好!」

2019-10-10 05:30

好像上帝跟中國國民黨開了致命的玩笑!前一秒製造了千軍萬馬的所謂「韓流」,把韓國瑜推上了枝頭,成了無可取代的總統候選人。下一秒,韓國瑜重重的從枝頭摔將下來,成了國民黨換不了、甩不掉的燙手山芋。乖乖我的媽,國民黨如何是好?
甫坐上高雄市長的寶座,椅子還沒有熱,韓國瑜急急乎宣佈選總統;既無正當性也無合理性,同時也締造了台灣民主過程中,從無前例的咄咄怪事。韓國瑜的自我解釋是出於「天意」與「民意」。
「天意」像歷史的弔詭,宛如老天爺要藉韓國瑜滅了國民黨。至於「民意」更有趣,日前韓國瑜以市長身分前呼後擁的到KTV視查,當面被「民意」打槍:「你們走開好不好!」
韓國瑜的支持度勢將下挫到無何有之鄉去了。連TVBS所做民調,韓國瑜掉到只剩三成八,而蔡英文上升到五成;不信任度,韓高達五成五,討厭度則過五成二。至於紅咚咚的中天民調,韓國瑜慘不忍睹的僅逼近兩成七。這些驚心動魄的數字,讓賺到中廣這塊大肥肉的政媒雙棲高手趙少康都禁不住替他劃策云:韓國瑜要把不喜歡他的人先轉為「中立」、「沒有態度」,然後再想辦法變成喜歡韓云云。
其實趙少康就是回應韓國瑜的「民意」說。讓「走開好不好」的「民意」轉為無喜亦無怒,老實說,這是強「人」所難!趙少康用的是推銷商品的手法,問題是,不到一百天如何能轉移視聽、改變愛憎?更何況推銷員都知道產品本身的好壞才是關鍵。米開朗基羅說:「酒酸了就倒掉。」趙少康不敢、不能面對韓國瑜打不下去又換不了的困境。
比起來,吳敦義白賊多了。當韓國瑜情勢大好時,吳敦義利用手上黨主席的名器,修改黨章,廢掉總統兼黨主席條款;一旦韓進駐總統府,吳就以黨主席身分指揮立院,與韓至少可以平起平坐。當韓聲望不再,而且勝選無望時,只能寄望於立院;吳敦義又透露要名列不分區第一名;二○二○年大選後,即使國民黨成為在野黨或過去如連戰口中的「在野第一大黨」,吳敦義都是贏家。
重點是,沒有人可以解決韓國瑜的這顆未爆彈。前英相邱吉爾說過:「如果沒有風推動船,我們就合力划船罷!」韓國瑜這條船既沒風又沒人願意合划。二○一八年的「漢子、燕子、禿子」的三合一,現在漢子袖手、燕子不語,誰敢沾染禿子?國民黨立委候選人看來已開始撤去與韓合照的看板。
「風」就是天意,韓國瑜有沒有得到天意的眷顧?就像安迪.沃荷(Andy Warhol)所說:「每個人都有他的十五分鐘。」韓國瑜不但十五分鐘用完,而且倒扣回去。民調學者游盈隆評析蔡英文支持度的領先說:「這不是撿到槍,是撿到火箭筒……。」這個火箭筒就是香港「反送中」運動。如果說蔡英文撿到火箭筒,那麼韓國瑜就是失去了彈藥庫。他到香港拜見中聯辦、敬謁特首林鄭月娥,都是極反動而令人厭惡的行徑;這是惡之大者,至於草包一個、滿口空話、髒話、謊話,還是小代誌。
「你們走開好不好!」不只是對韓草包、也是對黨國說;尤其「黨國之慶」的今天。
(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

2019年10月3日 星期四

總統、院長全是個屁!

自由廣場》(金恒煒專欄)總統、院長全是個屁!

2019-10-03 05:30

香港藝人何韻詩被潑漆案,看來民進黨政府真要出手了,尤其祭出組織犯罪條例,形同拋出血滴子,接下來難道要動用人民團體法解散統促黨?值得觀察。
九二九潑漆事件一發生,警方火速逮捕到涉嫌人胡志偉與梁太富。據報導兩人都有統促黨背景,胡志偉已確知是支黨部主委。北檢偵訊後,以涉組織犯罪為由,宣佈收押禁見。同時政府方面也沒閒著,總統蔡英文嚴厲宣告「將嚴懲」。行政院長蘇貞昌直言:「有前科的暴徒竟有計畫的犯案,非常不可容忍。」律師出身的內政部長徐國勇更鏤刻案情,表示胡、梁二嫌的犯罪行徑是有預謀、有分工,且是「組織性及持續性」,已構成犯罪組織。這是政府對潑漆事件的拍板定案。
胡志偉等人之敢於「光天化日採訪時」(蘇揆語)有計畫的集體作案,當然是給中國「十一」國慶放鞭炮。至於為什麼膽大如此?所憑仗的靠山有五。
第一個靠山,當然是中國。有人說胡某是統派,豈止統派而已,統促黨人是中國在台灣的打手;不要忘記創黨主席白狼的黑道背景,統促黨是挾黑道暴力為脅迫立威之利器,在台灣「囂擺」了十幾年之久。
第二個靠山是中國國民黨。以胡志偉為例,與他同框合照的如馬英九、韓國瑜、蔣萬安等等等都是黨國要人。韓國瑜還到香港中聯辦報到過,統促黨鎖定何韻詩,理所當然。
第三個靠山最有趣,胡志偉竟與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麻吉麻吉。統促黨之膽大妄為,是不是「朝中有人」而有恃無恐?
胡志偉專挑黨國顯赫權貴合影,在胡志偉眼中,李大維自是自己人、同路人,難怪網路流傳「統派英派一家親」。總統府立刻澄清說李秘書長與胡嫌不認識,是胡嫌在球場主動趨前要求合影並索簽名。這個撇清無效。原因很簡單,李大維是特務頭子,難道可以不知道、不認識胡志偉這個「暴力連續犯」?還能與他合照並簽名?說謊說謊說謊,絕不能原諒。
第四個靠山就是蔡英文的軟弱,蔡拔擢李大維掌國安,形同讓統促黨有了無形或有形靠山。蔡英文執政後宣佈「維持現狀」,明擺著就是不觸中國之逆鱗,統促黨可以橫行了。潑漆案後蔡英文強調:「不容許這樣行為在台灣繼續發生。」「繼續」是什麼意思?她早知道統促黨人的不斷暴行,硬挨到大選前才表示:「蓄意施暴的人已經被警方逮捕,隨即送司法偵辦,依法嚴懲。」胡志偉交保之後立刻「抱歉」並說以後不敢。可見政府一強硬,中共打手就軟下來。
第五個靠山就是黨國司法。蔡英文既表態「依法嚴懲」,地檢如響斯應收押禁見,不料被地方法院打臉,否認可用組織犯罪條例相繩,胡、梁二人交保走人,不過區區二十萬、十萬元而已。立委王定宇氣到指控是顢頇法官的「恐龍裁定」,且用「法官法」加以恫嚇,而蘇揆在立院中備詢表示:「執法者應知道社會的期待與防線。」檢調屬行政系統,自當聽出最高長官的言外之意。但也不然。北檢一面抗告地院裁定、一面放水,後續十幾位涉嫌人偵訊之後,北檢棄收押不用,通通交保了事,連「首腦」陳友達交保費比法院裁定胡志偉的還少;總統、院長全是個屁!
蔡英文要「嚴懲」,蘇揆「近期就會有動作」;說得比唱得好聽。沒有強而有力的政治領袖,一切免談!司法不改革、共匪橫行,連基本人身自由都保不住,奢言挺香港、保台灣?媽媽咪呀可怕罷!
(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

2019年9月29日 星期日

金岳霖:胡適不懂哲學 殷海光傳記補遺——兩種哲學史典範的往事勾沉

文化週報》金岳霖:胡適不懂哲學 殷海光傳記補遺——兩種哲學史典範的往事勾沉 ◎金恒煒

2019-09-29 05:30

金岳霖(金恒煒提供)

◎金恒煒

胡適(金恒煒提供)
今年紀念殷海光先生具有特殊意義:是他逝世50年祭;依官方記載,今年又是他百年冥誕;可以說是「雙紀念年」。
馮友蘭(金恒煒提供)
殷海光於1969年9月16日病逝台大醫院,他的去世有年月可稽,殆無疑義。至於他的誕辰,幾乎沒有二說,所有的版本包括南港的墓碑紀年,一律定1919年9月16日。事實不然。殷海光出生於1916年12月5日,他同父母的嫡親大弟殷順生是1917年出生的;這是與殷家有四代交誼的李文熹的更正。原名福生的殷海光今年應是103歲,享年也應是53。
殷海光(金恒煒提供)
殷海光沒有日記遺世,一生有很多空白與空隙,有的則屬歷史一環;殷海光與啟蒙業師金岳霖的關係,非常值得探索。金岳霖在殷海光心目中享有獨一無二永恆地位,是影響殷海光一生最重要的一人,別具意義。
殷海光故居(資料照)
殷海光鮮少寫人物文章,區區兩篇:一篇是〈憶金岳霖先生〉;另一篇〈我憶孟真先生:自由巨星之殞落〉,是傅校長猝死後的悼亡之作,發表在《自由中國》上,多少有應景況味。這兩文,一是「生離」、一是「死別」,都有「兩處茫茫皆不見」的含意。

◇◇馮友蘭著作 金岳霖思想的翻譯◇◇

殷海光〈憶金岳霖先生〉,開篇即表示:「在中國學術界,很多人知道馮友蘭,而很少人知道金岳霖先生。」這話不錯。金岳霖知名度遠不及馮友蘭,不只50年代前如此,今天可能更甚,尤其在台灣。
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在勞思光同名著作未出版前,在台灣可說是獨占鰲頭的唯一版本,是文史哲等學門不可或缺的參考書。戒嚴時期所有「附匪或陷匪份子」著作全列台灣省政府及警總《查禁圖書目錄》中,馮友蘭的哲學史和《貞元六書》當然是禁書,弔詭的是,馮友蘭所有著作不知有多少地下盜印本流通。我手上的馮著《中國哲學史》是香港文蘭公司印行的,或許也是台灣盜版。1976年牧童出版社印行《中國思想論集》收有馮友蘭文,作者易名為「馮君」,也有收馮著逕用他的字「芝生」發行,可見避諱仍在。馮友蘭「暴享大名」,全拜他的哲學史之賜。
至於金岳霖,他在回憶錄中表明「只寫了三本書」:最糟的是《邏輯》,「我的學生殷福生曾給他做了更正」;最滿意的是形上學的書《論道》;最費心力的《知識論》,殺青後給馮友蘭看,馮看了兩個月,說看不懂,因為「技術性高的哲學專業著作,看得懂的人很少」。1949年前中國的文史哲著作率多在台灣易名改姓出版;中國反而因政治問題而絕版。金岳霖卻沒有一本書在台灣有過翻印本,因為「看得懂的人很少」,市場鐵定小小小,甚至可能沒人看、沒人買。如果不是殷海光著力揚揄,台灣不可能知道這號人物。
但是,金岳霖絕非泛泛之輩,易社強(John lsrael)在所著《戰爭與革命中的西南聯大》中:「清華哲人中,最著名的要算金岳霖。」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在回憶錄中,回溯他與「老金」的親密,連帶提及他的兩大弟子——王浩與殷海光,好像沒有提到馮友蘭。1947年5月,中研院第一屆院士選舉,人文組中的哲學門,胡適試擬的人選3人,金岳霖入榜但居末,沒有馮友蘭。後來出爐的名單,人文組共28名,金、馮皆膺選。
殷海光憶金岳霖文章,開首點出馮友蘭,目的在彰顯金岳霖的學術重鎮地位:「沒有金岳霖先生,絕也沒有馮友蘭好的方面」,後文再次加強並清楚表意:「馮友蘭的某些較佳著作,則是金先生底思想之本土語言的翻譯。」說馮著是金思想的譯本,話很重。徐復觀請倫敦大學的劉殿爵看文章初稿,說是想以劉的心細,補自己膽大的疏忽,「這是在學問上揩他的油」。「翻譯」絕不能與「揩學問之油」比肩類比。

沒金就沒馮 錢穆也背書

殷海光的論列,不是孤證,錢穆在《師友雜憶》中也有一段可佐證的記載:
余常聞人言,芝生治西方哲學,一依其清華同事金岳霖所言。其論中國哲學,亦以岳霖意見為主。惟在南嶽金岳霖亦曾聽余作有關宋明理學之講演,而屢來余室。則芝生之出示其《新理學》一稿,乞余批評,或亦出岳霖之意。
南嶽即西南聯大文學院所在地。錢穆所謂「一依其清華同事金岳霖所言」,指的應是先前出版的《當代中國哲學》,《新理學》是在西南聯大才成書。
可見錢穆不止「如是我聞」而已,還提出親身經歷。研究黑格爾哲學的專家賀麟在他的《當代中國哲學》中也有一段分疏:「馮友蘭先生的新理學與金先生的論道在基本概念是相同的。」即使馮友蘭在回憶錄《三松堂自序》中也有著墨:
當我在南嶽寫《新理學》時,金岳霖也在寫他的一部哲學著作(按,即《論道》),我們兩個人互相看稿子,也互相影響。他對我的影響在邏輯分析方面;我對他的影響,如果有的話,可能在於「發思古之幽情」方面,我受他的影響很大,他受我的影響則很小。
馮友蘭這裡專指《新理學》著作,即使不能證成《中國哲學史》是「依其清華同事金岳霖所言」或是「金岳霖思想的翻譯」,至少承認金對他的影響很大。

◇◇金馮聯手 推倒胡適哲學史◇◇

這裡又開展了一個有趣的公案。金岳霖既與馮友蘭哲學史著作有那麼密切的關係,適不適合擔任此書的「審查報告」人?
馮著《中國哲學史》〔上冊〕出版時,清大擬納入「清華大學叢書」,委請兩位專家審查;兩篇「報告」後來都附在書末。〈審查報告一〉出自陳寅恪:「寅恪承命審查馮君之書」;〈審查報告二〉則審查人付之闕如。同一書上所附審查報告,要嘛都有署名,要嘛都不署名,兩篇附錄體例竟然不一,到底透有什麼不尋常的玄機?
解鈴還需繫鈴人。謎底在馮友蘭回憶錄《三松堂自序》中揭露,原來第二位匿名審查人是金岳霖。那麼問題來了,金岳霖為何不要/不敢署名?與陳寅恪同時擔任審查人,金岳霖獨獨秘而不宣?難道是因為與馮友蘭有特殊學術關係怕貽人話柄而避嫌?或許,但可能還有更重要的動因。這裡先說結論,下文再提出論證:金岳霖審查報告著力要做到的是,打倒胡適的中國哲學史、推出馮友蘭新的哲學史以取代。余英時認為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是建立「史學革命」的「典範」(paradigm),金岳霖的報告要傳達的是「國王已死、國王萬歲」的學術宣言,宣告胡適中國哲學史壽終正寢,馮友蘭哲學史堂堂上陣;馮、金聯手從事的毋寧是新「典範轉移」的工程。金岳霖隱身於「匿名」之後,更重要的考慮在胡適的「學霸」(見江勇振《胡適傳》〔第二部〕)地位;挑戰胡適、推倒胡適是「大事體」,非慎微不可。

馮書審查報告 匿名洩端倪

金岳霖的匿名之作,劍尖直指胡適,且有一刀斃命之勢,請看下面這段:
胡適之先生的《中國哲學史大綱》,看那本書的時候,難免一種奇怪的印象,有的時候簡直覺得那本書的作者是一個研究思想的美國人,胡先生不知不覺流露出來的成見,是多數美國人的成見。在工商實業那麼發達的美國,競爭是生活的常態,多數人民不免以動作為生命,以變遷為進步,以一件事情的完了為成功,而思想與汽車一樣也就後來居上。胡先生既有此成見,所以注意效果,既注意效果,則經他眼光看來,樂土安命的人難免變成一種達觀的廢物。對於他所最得意的思想讓他們保存古色古香,他總覺得不行,一定要把他們安插到近代學說裡面,他才覺得舒服。
此地有兩點可說,第一是金岳霖流露的「發思古之幽情」,是不是證明馮對他的影響?第二點更重要,也虧馮友蘭揭密。馮在回憶錄中表白,金的審查報告「美國人」三字,原作「美國商人」,「發表時,我徵得金先生同意,刪去『商』字」。用「美國人」已經很重,用「美國商人」就更情見乎辭了。指稱胡適是研究思想的美國商人,形同指控胡是思想「買辦」,不只是指摘胡將中國「安命樂土的靜態」放入「西方工業思想框架」,而且直指胡適販賣美國思想進行思想走私;一副罵架態勢,幾近詆毀。
不滿胡適的哲學史, 馮、金一定有共識。我們能合理推測金岳霖出任審查報告人,極可能出自馮友蘭推薦,至少馮一定知情。馮友蘭把哲學史上半部當成〔上冊〕先行出版;要附兩「審查報告」。問題是,既然是「匿名」,馮友蘭如何知道作者是金岳霖?可見金、馮合力以倒胡。
再看金岳霖如何毫不客氣直攻胡適的學術罩門:
同時西洋哲學與名學又非胡先生之所長,所以在他兼論中西學說的時候不免牽強附會。

批胡不懂哲學 金暗諷買辦

金岳霖不啻公開宣判胡適缺乏做哲學史的基本功,他的哲學史可以下架了,馮著理當取得替代的位置。與陳寅恪的審查報告相比,兩人不同,陳寅恪的審查報告體現了他的學術智慧,間或有批評胡適的地方,沒有指名也沒道姓,很難對號入座。金岳霖已到刀光劍影程度,直指胡適,見血見肉。
馮友蘭絕對有「彼可取而代之」這樣的雄心壯志。1947年馮友蘭在美國紐約與何炳棣見面,談到胡適,馮友蘭說:「過了一九二七,他也就沒有影響啦。」為什麼定在1927年?那一年馮友蘭正式在燕京大學講中國哲學史,而且進路一開始就與胡適打對台:「我講中國哲學史,就不像胡適那樣,從老子講起,而是從孔子講起。」馮友蘭講哲學史就是準備替胡適哲學史謝幕。
金岳霖批評胡適「不懂哲學」,在他晚年回憶錄最後一篇即以〈我不大懂胡適〉為題:
我認識的人不多,當中有些還是應該研究研究。胡適就是其中之一,我不大懂他。⋯⋯
這位先生我確實不懂。我認識他很早的時候,在一天他來找我,具體的事忘了。我們談到necessary時,他說:「根本就沒有什麼必須的或必然的事要做。」我說:「這才怪,有事實上的必然,有心理上的必然,有理論上的必然。」我確實認為他一定有毛病。他是搞哲學的呀!
還有一次,是在我寫了那篇〈論手術論〉之後。談到我的文章,他說他不懂抽象的東西。
這也是怪事,他是哲學史教授呀!
哲學中本來是有世界觀和人生觀的。我回想起來,胡適是有人生觀,可是,沒有什麼世界觀的。看來對於宇宙、時空、無極、太極這樣一些問題,他根本不去想;看來,他頭腦裡也沒有本體論和認識論或知識論方面的問題。他的哲學僅僅是人生哲學。對這個哲學的評價不是我的回憶問題。
金岳霖所說「對『胡適』這個哲學的評價不是我的回憶問題。」指的就是他給馮友蘭寫的〈審查報告〉。

◇◇哲學史兩典範 殷海光選擇金岳霖◇◇

金岳霖對胡適的哲學評價,有沒有影響殷海光?殷海光西南聯大的同學何兆武不喜歡殷海光,「有個比我高一班的同學叫殷福生,哲學系的,當年是大右派,整天罵共產黨,我們都討厭他,認為他就是法西斯。」又說殷海光是個很怪的人,記得有一次他罵胡適,說:「『胡適這個人一點哲學也不懂!』當時我想,這個人怎麼如此之狂妄,年紀輕輕的連學界的泰斗、文學院院長胡適也敢罵,簡直是目空一切。」殷海光晚年給黃展驥的信說自己「大學二年級開始胡適逐漸被丟在我腦後。」倒可以得到一證。在胡適與馮友蘭的哲學史之兩個「典範」間,與其說殷海光選擇馮友蘭,毋寧說選擇金岳霖。馮走「宋學」、胡走「漢學」,殷海光走的是西方哲學,他在聯大追隨金岳霖和沈有鼎;沈是數理邏輯專家,殷海光還跟他讀維根斯坦及胡賽爾。至於西南聯大的其他哲學系同學頗有欣賞他的。我手上有一束在法國任教的熊秉明與他西南聯大哲學系同班同學顧壽觀的書信。他們1949年在巴黎道別,顧壽觀回中國。1978年兩人才恢復通信,1986年3月的信上,顧壽觀附筆談到殷海光:「殷福生其實有一個好處,他,悍而豁達!我不如他。我幾乎從未與你談過他,雖然你和我提起過。常常也是很想念他的。」

老金記得老殷否? 歷史懸案

終殷海光一生,感念乃師金岳霖可說沒有一日或忘,不僅與學生林毓生、盧鴻材、陳平景等,也與朋輩韋政通等談及他的感恩。晚年在力作《中國文化的展望》序中,也帶上一筆,甚至囑咐陳平景有機會見到金岳霖,代他奉贈一本。殷海光對金岳霖的孺慕之情,在中國學者岳南筆下出現了神話般的故事。岳南有兩段敘述,都很有趣:一個是記錄殷海光病重之後,接受電視台訪問,表示他一生中沒有什麼未了心願,「唯一遺憾的是沒能再見一下我的恩師金岳霖先生」。這當然是掰的。戒嚴時期殷海光連公開演講都被禁止,不要說電視台專訪,平面媒體也不敢,何況照顧、陪伴他到死的殷門子弟們,無一人有此說;另一個是兩岸民間交流解凍後,華視記者到北京專訪「老金」,問是否記得改名為殷海光的殷福生?金說:「不記得。」北大哲學教授湯一介聞訊相詢,金答:「記得。殷海光在海內外有一點名聲,是他自己努力的結果。」筆者向華視莊豐嘉總經理求證,莊總告知,華視過去屬軍方,怎敢!他並代勞仔細翻查新聞部檔案,確定無有。至於湯、金之問答,岳南既是中國作家自可就近求證不難,屬實與否,不知。
由紀念殷海光勾起的歷史往事,或可補殷海光傳記的不足。

2019年9月26日 星期四

台灣的民主怎麼了?!

自由廣場》(金恒煒專欄)台灣的民主怎麼了?!

2019-09-26 05:30

延燒了三個月的「論文門」,會不會因為蔡英文翻箱倒櫃掏出「壓箱寶」的論文而偃旗息鼓?恐怕難難難。
小小論文問題,蔡英文的回應像擠牙膏,一次擠一點,終於釀成森林大火而不可收拾;民調顯示,有五成的民眾傾向不相信。連論文危機都處理成零零落落,蔡英文的執政能力難怪備受質疑。
更可議的是,蔡英文最後為自己辯護的論說,其中有一句最叫人拍案。蔡英文說:「三十五年前的教育部,不是民進黨的教育部,更不是蔡英文的教育部。」那是誰的教育部呢?當然是蔣經國的教育部、是李煥的教育部;蔡英文拉中國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替她背書的「嚴謹審查過程」說法,不過是黨國徒孫後台叫好,民進黨人能拿來說嘴?天才。
再說,三十五年前的一九八四,民進黨還沒有成立,「不是民進黨的」云云,理直氣壯卻「無知」得可怕,虧她還是民進黨內的唯一強人!重點是,三十五年前的蔡英文正是「威權時期選擇服從」的典範,難怪蔣經國任命的大法官要出手聲援。蔡英文在美國、在英國都沒名列馬英九、胡志強等特務學生「黑名單」,可見「服從」之一斑;拿郝龍斌的話當反證,不僅不能證成,恐適得其反。
從「民主」角度看蔡英文,就像陳菊批柯文哲的話:「在踏進台北市之前,跟台灣民主發展沒有任何關係。」這個斷語折射到蔡英文身上嘛也通。蔡英文在踏進民進黨政府之前,跟台灣民主發展何嘗有任何關係?陳菊當然為台灣民主坐過苦牢,問題是,為什麼能用「民主」貶抑柯文哲卻無視另一人?權力果真令人目盲嗎?
沒有為台灣民主打拚過也就罷了,至少不能對台灣或台灣民主「無知」;這一點柯文哲與蔡英文有得拚。柯文哲崇拜毛澤東,要以老毛為師;老毛讀《三國誌》起家,結合馬列與中國帝王術,遂打造自家成一代魔王;柯文哲竟尊為偶像!最近柯文哲抨擊時代力量等小黨犯的錯誤是「統獨軸上的競爭」,表示:「我們需要的是明治維新,不是義和團。」什麼跟什麼呀。
台灣的民主發展是從《自由中國》提倡言論自由、雷震們籌組反對黨起步,目的在打倒「一黨專政、一人獨裁」,到彭明敏、謝聰敏、魏廷朝〈台灣人民自救宣言〉,則為台灣擘劃「公投正名制憲入聯」的藍圖;從此一歷史軸線來看,台灣民主即是為台灣獨立催生。香港人追求的何嘗不在此?「反送中」是起步,若運動不「被夭折」,「獨立自主」勢必成為香港民主的動力與目標。其次,柯文哲強調明治維新而反對義和團。明治維新在文化思想上是「脫亞入歐」:脫離中國文化邁向西方文明,政治上是尊王攘夷,導致軍國主義。如果柯文哲服膺明治維新,那就與他倡言的「兩岸一家親」完全背反扞格。「兩岸一家親」是習大大文攻武嚇台灣的用語,也是赤媒蔡旺旺收買柯文哲的第一說,目的在使台灣中國化,柯文哲胡扯亂扯:「兩岸一家親不涉及政治」!我的媽,真敢說。至於把明治維新與義和團做「非此即彼」的對立,不知邏輯何在?民主化、多元化的台灣如何會成就「義和團」? 在「習主席萬歲!」三呼下,義和團才有存在的溫床。
台灣民主的空氣看來稀薄;蔡英文、柯文哲固無論了,連赤包、草包都有粉絲!台灣還要加油。
(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