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7日 星期四

「澈底改造」?國民黨笑話一句!

自由廣場》(金恒煒專欄)「澈底改造」?國民黨笑話一句!

2020-02-27 05:30
武漢肺炎會不會整垮中國、搞倒習大大?不知。可知的是中國國民黨顯然「誤中副車」;根據最近的民調,支持度直直落,掉到只剩十二.五%,創下絕無僅有的新低。儘管如此,餓死的駱駝比馬大,黨主席爭搶到爆,不足怪。
面臨摔到谷底爬不起的險境,候選人江啟臣說「重新設計」,另一候選人郝龍斌則說「澈底改造」。然而韓國瑜罷免案、吳斯懷不分區立委案以及傅崐萁回復黨籍案,二人完全沒有提出任何可行的對策;只見為自家選票考量的多,改造國民黨云云?管她娘。
先看韓國瑜罷免案。罷免公職人員的門檻很高,過去沒有成功達陣的紀錄;罷韓第二階段連署到目前五十萬人之多,距第三階段「同意罷免」投票數的五十八萬,相差不多了;罷韓成功的可能性遠大於不成功。國民黨計將安出?二○二○年總統選舉大敗,韓國瑜當然是頭號戰犯,且挺韓的立委候選人沒有一個選上;韓之敗績如此,兩位黨主席候選人避而不反省,原來韓粉在黨內選舉有舉足輕重之力。難怪郝龍斌尊韓不遺餘力,讚韓是「國民黨的資產、國民黨的驕傲」;江啟臣一度是韓大選副手人選,竟把韓與黨等量齊觀,表示「韓國瑜掛了,國民黨未來難以想像。」除了一味討好韓粉外,面對罷韓全無他法,更恐怖的是,把整個黨綁在即將引爆的定時炸彈上,一副歲月無驚狀!
第二個是吳斯懷不分區立委案。吳斯懷的紅統色彩連藍營都受不了,為什麼八風吹不動?因為系出黃復興。國民黨現在黨員約三十三萬,黃復興即有八萬三,佔四分之一。誰敢得罪黃復興?郝龍斌是黃復興本家,堅持「黃復興黨部不該裁撤」,江啟臣也強調「黃復興是國民黨重要資產」。全世界民主國家政黨哪有把退伍軍人納入黨部?黃復興黨部是黨國體制的孑遺;連黨國體制都恭敬唯謹,奢談什麼改革!
傅崐萁黨籍回復案最稱詭異。郝龍斌「支持傅崐萁回到黨內」,但江啟臣語帶保留說:「國民黨需要朋友但也需要制度」,自是認同金溥聰的杯葛。詭異之一是,金溥聰偏向支持郝龍斌任主席,卻在傅案上不同調。詭異之二是,馬家軍出手了。金小刀與傅崐萁有選舉恩怨,傅拉王金平當靠山,與馬金對幹。金小刀聯手郝龍斌發言人徐巧芯反傅崐萁入黨,理由是不符程序正義。然而,馬英九開鍘王金平,經法院認證違反程序正義;何況國民黨何時尊重程序正義過?幾方拉扯,全黨左右支絀,到底如何正確處理傅崐萁案?不知。傅崐萁可以黨籍回復,不分區的吳斯懷難道不可撤銷?黨改造?說說而已,「打掉重練」?笑話而已。
二○二○年大選,台灣人民已經用選票向國民黨說「不」!國民黨的反應像沒頭蒼蠅,手忙腳亂,全沒抓到重點。可笑又可憐。國民黨要翻身,不能只找同溫層取暖,必須學天主教,找「魔鬼代言人」辯論,不然,改革戛戛乎難。
(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

2020年2月20日 星期四

武漢肺炎爆破兩岸中國心

自由廣場》(金恒煒專欄)武漢肺炎爆破兩岸中國心

2020-02-20 05:30
武漢肺炎罩頭下,醫生出身的台北市長柯文哲恐怕不敢再彈「兩岸一家親」的統戰老調。有趣的是,兩個「他馬的」卻隔海同唱「兩黨一家親」:一個馬,是台灣的馬英九,一個馬,是中國國台辦的馬曉光。
在台灣竭全國之力抵擋武漢肺炎的當下,「兩隻馬」都揮著「人道、人權」的大纛,異口同聲斥責陳時中「國籍沒選台灣,自己負責」說法。馬英九表示:「不要讓民粹碾壓人權,歧視凌駕人道。」馬曉光則指控台灣:「不顧基本人道精神」,「把一己私利凌駕於台胞利益之上」。「兩隻馬」是不是一鼻孔出氣?
先不論道德與功利兩難選擇的困境,兩個「他馬的」都不配拿「人道」、「人權」當棍棒,無論國民黨的馬英九或共產黨的馬曉光都是「人權、人道」的劊子手,他們倆哪配談人權?何況人道!中國共產黨字典裡沒有「人權」、「人道」,從毛澤東到習近平其蔑視人道、踐踏人權可說一脈相承,即使疫情延燒全國,人權律師楊斌被捉、政治活動家許志永被捉,國際特赦組織的研究員潘嘉偉(Patrick Poon)說,中國政府連抗疫也沒有放鬆壓制異議人士以及打擊言論自由。馬曉光有什麼資格拿人權批台灣?馬英九一樣;在美國當校園特務,美麗島事件時在美國喊打喊殺,主編《波士頓通訊》,寫社論〈人權不離口 當面下毒手〉,指控美麗島人士是暴力份子,「拳頭、斧頭裡是長不出人權的花朵」云云。一路炮製黑名單,封殺異議人士返國,導致陳文成被虐殺而死。馬英九有什麼資格談人權、人道!馬曉光與馬英九同吹一把號;同樣大膽、同樣無恥。
至於區區中國籍的「小明」,豈在馬英九眼中!人道、人權不過是「他馬的」幌子,對照口罩事件的言行,五蘊俱見。行政院長蘇貞昌眼看疫情升溫,決定暫停口罩出口一個月,這下馬英九玻璃心碎了,高懸「人道原則」,說「全世界都捐」,台灣不捐給中國是「沒人性」、「沒愛心」、「沒氣度」、「沒國際」,同時赤裸裸吶喊道「只有我們,同文同種反而不做」,所以重點不在口罩、不在台灣,而在中國,在「同文同種」、在「台灣同胞」而已。
剝開「人道原則」的粉飾,五臟六腑見光死翹翹。首先,全世界都缺口罩,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治療一位高風險病人,全程可能需要換五十個口罩。台灣口罩夠嗎?第二,全球口罩生產量五十%靠中國,台灣口罩九十%來自中國;「Ma the Bumbler」(笨蛋馬)還敢拿「國際事務」說嘴?第三,香港銀髮族買不到口罩,集體遊行到特首林鄭月娥官邸抗議,質疑林鄭將監獄囚犯生產的口罩送給中國。從林鄭特首看「馬統」,果然一丘之貉。
陳時中「國籍選擇」是政治表態,也是二○二○年大選後新民意的再宣示。馬英九拿什麼增修條文、什麼「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意圖繼續扯「兩岸不存在國籍問題」的大謊,其實「國籍選擇」反證黨國憲法的荒誕不經;台灣人還有任務未了,才是真實不二。
武漢肺炎拉開了二○二○年序幕,國際之於中國如何變化,可以觀察。台灣與中國「一邊一國」,乾坤定了。
(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

2020年2月13日 星期四

武漢肺炎趙少康

自由廣場》《金恒煒專欄》武漢肺炎趙少康

2020-02-13 05:30
藍色名嘴趙少康嘴巴上不敢否定「台灣防疫能力」,卻不把功勞掛在執政黨身上,一味指稱蔡英文「運氣真的不錯」。原因呢?有二:一個是「兩岸關係不佳」,中國禁止自由行、團客也大幅減少,「這對旅遊業很慘,但對防疫工作大有幫助」,「若像過去一樣有上千萬『陸客』在台灣,台灣還會有現在這樣的防疫成果嗎?所以有點算是『因禍得福』。」另一個原因是認為台商很少在中國醫院就醫,習慣利用台灣健保,故而減少了院內交叉感染的機會云云。
趙少康的第二個論點不過信口胡掰以堅其結論而已;台商不到中國醫院,不只經濟理由,更包括醫療水準問題,看武漢肺炎處理成慘不忍睹,底細全洩了,更且中國是「封城」並非「封醫院」,交叉感染豈止醫院內?
第一個評論則邏輯不通。過去藍色紅心的,一再批評獨派「逢中必反」,又痛斥民進黨「鎖國」,去年國民黨把大選主軸之一定為「鎖國的蔡英文vs開放的韓國瑜」,如果韓草包不是鎩羽鼠竄,成千上萬中國人勢必侵門踏戶、蜂擁而至,台灣不淪為中國武漢第二也難!中國觀光客不來,不是「因禍得福」,而是台灣人民用選票做出明智的抉擇。趙名嘴的一席話,倒可以得到一個「保台」的公式:只要與中國保持距離,台灣就會安全,距離越遠越發安全,距離越近越見危險;西藏、新疆、香港,血跡斑斑就在眼前。
同理。趙少康說「旅遊業很慘」,其實是「鎖在中國」的必然結果!這裡再立一個公式:凡是把業務鎖在中國,把中國當成唯一或不可或缺的衣食父母,必遭其殃。中國是民主、自由的絕緣體,所有的全鎖在一人一黨手中,旅遊觀光等等都是統戰籌碼。既沒有自由經濟又沒有自由市場,當然沒有「看不見的手」可言,而且只有血淋淋展示的那雙習大大「看得見的手」,擎著棒子與蘿蔔。那些一心一意巴著「人進來、貨出去」、把中國當成金雞母,把所有雞蛋放在中國籃子裡,最後下場如此,是咎由自取;中國國民黨把黨魂全押在中國,如今面臨黨之不存的瀕死絕境,報在眼前可證。
如果說武漢肺炎有什麼正面意義,正在於澈底暴露了中國獨裁專制所造成的惡果,害到台灣、害到世界,讓全人類付出慘重的代價。更可怕的是,不知道要搞到哪一天哪一月?搞死多少人才算落幕?台灣要不要遠離中國?答案很簡單。
更重要的是中共或習近平會不會因為武漢肺炎而下台一鞠躬?恐怕難於上月球。被人民封為「吹哨者」的英雄李文亮,使中共陷入極其尷尬、難堪的地步。多位大學教授發表連署書,謙卑要求的不過區區「落實中國受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參與連署人之一的野渡表示,這份連署書「連微博、微信等社會媒體圈朋友都發不出去,也未見之於中國媒體報導」,何況中共已出手抹去英雄李文亮的身影。
古人說「敬而遠之」,對中國只能「鄙而遠之」,如此而已。
(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

2020年2月6日 星期四

獨裁在瘟疫蔓延時

自由廣場》(金恒煒專欄)獨裁在瘟疫蔓延時

2020-02-06 05:30
◎ 金恒煒
武漢肺炎造成全球災難,援用《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紀思道(N.D. Kristof)的評論,他認為武漢肺炎之蔓延,是「中國的獨裁體制讓全世界付出代價」。這個論斷涵藏兩個關鍵詞:一個是肺炎蔓延;一個是獨裁政體。紀思道固然描述了武漢肺炎感染的過程,重點在指出武漢肺炎的癥結出於「習近平威權統治模式造成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危機」。肺炎蔓延與獨裁統制可以分而述之,更可以合而觀之。
瘟疫在人類歷史上不是新鮮事,成為文學家筆下的素材也不稀奇,有名的如薄伽丘在《十日談》敘述親歷的黑死病,到現在還是重要史料。本文不是論列瘟疫文學,只舉最具現代性、象徵性且最為人所熟知的二十世紀兩本小說:一是卡繆的《瘟疫》,一是馬奎斯的《愛在瘟疫蔓延時》。這兩本小說都把瘟疫問題拉到「人的命運」層次上;相同的一點即瘟疫中人的正面力量。卡繆書中的赫益爾醫師用理性方法組織群眾,對抗災難,馬奎斯筆下則是回到哥倫比亞接管父親診所的烏爾比諾醫師,在瘟疫蔓延時,力促政府強化防疫措施,阻卻疫情蔓延的險情。
那麼中國難道沒有同樣有使命感、有專業訓練「在場」的正面醫師?難。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武漢有八位醫師不過在網路上「示警」而已,結果被當地警方捉將官裡去,以造謠罪名約談並迫寫訓誡書。疫情大到不可收拾之後,八個「吹哨者」才為人所知;有報導指出:「如果社會大眾聽信了這個『謠言』,並且採取戴口罩、嚴格消毒,避免再去野生動物市場,可能是一件幸事。」誠如彌爾(John Mill)在《論自由》書中一再強調,即使是「錯誤的意見」也不可禁絕,因為失去了正確矯正錯誤的機會。言論自由的重要即在此。問題是,習大大的獨裁政體下,豈容「異議」說三道四?武漢箝制並懲處八位醫師的「謠言」,正是紀思道點出的,肇因於習大大一人獨裁、一黨專制而遺禍全球。
沒有民主就沒有言論自由,沒有言論自由就沒有民主;沒有民主、沒有言論自由,中國瘟疫蔓延遂一發不可收拾。民主重不重要?中國一向強調「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抨擊資本主義的民主;台灣二○二○年大選之後,中國的媒體不但不見賢思齊,反而把台灣的民主當「反面教材」,毫不愧赧地表示:「台灣民主的混亂是讓中國對民主免疫的『疫苗』」,毛澤東說:「實驗是檢驗真理的最後標準」,現在檢驗出來,原來「疫苗」就是習大大。
台灣同樣充斥一批崇拜專制中國的反民主人士,殷殷以中國為念,不惜葬送民主自由,鴻海集團的郭台銘就是顯例。大選之前,郭大大公然表達「反民主」的觀點說:「民主不能當飯吃!」為討中共一口剩飯殘羹寧可放棄普世價值;這是不是死抱黨國思想或是「中國化」到骨子裡?我們不知道。可以知道的是,耀武揚威號稱崛起的大中國,原來是不堪疫情一擊的侏儒小國。可憐中國國民黨還在辯論「親中、親美」的所謂「路線問題」,中國瘟疫就搞死你了,何況其他。
(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

2020年1月23日 星期四

蔡英文把台灣「主權」變不見了?!

自由廣場》(金恒煒專欄)蔡英文把台灣「主權」變不見了?!

2020-01-23 05:30
二○二○年連任成功之後,蔡英文接受首家國際媒體專訪,回答BBC記者有關「台灣是否獨立」的第一個問題,說:「我們不需要宣告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我們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我們叫自己中華民國(台灣)。」專訪之後,BBC又做了特別報導,討論蔡英文把「台灣」加了括號到底代表什麼意義。
「放入括號裡」是胡塞爾現象學的哲學用語,在此不能深談。可知的是,蔡英文去年十月十日講話已經使用「中華民國台灣」了,所以放不放在括號裡,意義不大。倒是準副總統賴清德做出了比較明確的解釋:「一九一一年創立的那個中華民國已經不存在了,經過一百年的歷史,中華民國已經在台灣新生了。」言下是「台灣」已經取代「中華民國」而新生。
「中華民國台灣」可以是政治現實的形容詞,可是卻只有「現實的意義」而沒有「法理的意義」。因為有兩個問題必須解決,一個是「憲法」本文指出的「固有疆域」,固然大法官釋字三二八號以「統治行為」而不受「司法審查」為由不予解釋,但「增修條文」明列「大陸地區」卻不容迴避。如果依外交部抗議「中緬聲明」所表示:「中國政府無權在國際上代表台灣人民。」那麼台灣政府如何有權用憲法規定「大陸地區人民權利義務」?其次,如果台灣已取代中華民國,那麼要問的是「中華民國」死在哪一年?「中華民國台灣」元年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國體問題難道可以打馬虎眼、一床被子遮蓋過去?
蔡英文在年代「新聞面對面」中回答「改國號」的質疑,她強調沒有改國號,憑藉的竟是前總統馬英九談話背板「也是這樣寫的」。馬英九捏造了「九二共識」,成為蔡英文二○年取勝的提款機,那麼拿馬英九當「合法性」來背書,不荒謬嗎?是不是反而顯示蔡英文與馬英九一脈相承?
蔡英文面對的第三個問題是,如果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邀約「蔡習會」,她會不會出席?蔡英文拈出八個字:「和平、對等、民主、對話!」二○○五年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要到中國見胡錦濤,問陳總統有何口信要傳達?扁提八個字:「主權、民主、和平、對等。」蔡英文與陳水扁都是「八字訣」,三句完全一樣,次序不同,扁放在首位的是重中之重的「主權」,卻不見於小英的條件中。沒了「主權」,還有「和平、對等、民主」可言?宋楚瑜在胡錦濤前囁嚅不敢提「主權」,偷渡自己的「兩岸一中」,蔡英文還沒有見習大大,已先把「主權」閹割了;蔡英文難道也與宋楚瑜一脈相承?重點是「主權」絕不能「放入括號裡」、不可以「存而不論」。何況一旦「蔡習」有「會」,就是「對話」,哪需把「對話」當前提?
二○二○年大選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彰顯台灣「主權」的重要,蔡總統即使拿到高票,人民也沒有授權她拿「主權」去換「對話」!
(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

2020年1月16日 星期四

二○二○年大選:兩種「不信任投票」

自由廣場》(金恒煒專欄)二○二○年大選:兩種「不信任投票」

2020-01-16 05:30
二○二○年大選寫下了台灣民主選舉史上最富戲劇性的一頁,也可能是改變台灣歷史走向的一頁;大敗之下幾乎覆巢的中國國民黨,有沒有可能革了百年的「中國」之命,走向新且本土化的政黨?且慢慢觀察罷。反正民主的台灣列車會繼續向前疾駛,時間與浪潮(time and tide)絕不會坐等徘徊不去的黨國。
一般來說,這次大選民進黨大贏、中國國民黨慘敗,更恰當的說法是,這次大選沒有全贏的贏家;台灣選民用選票不是進行「信任投票」,相反的,是投出兩種的「不信任投票」。這話怎說?首先是展現對韓國瑜澈底的「不信任投票」,毫無疑義。韓國瑜的得票率被壓縮到剩卅八.六一%,只拿到五百五十多萬票而已,蔡英文則得到史上新高的八百一十七萬票,得票率五十七.一三%。然而問題出現了。蔡英文的得票數高到史無前例,為什麼民進黨的政黨得票數少少少?區區四百八十一萬票!足足比蔡英文少了三百三十多萬。總統票與政黨票的「斷裂」,正顯示綠營的選民用政黨票表達對蔡英文的「不信任」。結論有二:選民給蔡英文這麼高的總統票,與其說是全盤支持蔡英文,毋寧說是要打殺韓國瑜,全面下架親共政黨與草包;相對的,韓國瑜的總統票與政黨票相差八十萬而已,代表韓粉徹頭徹尾的團結擁戴。綠營選民不然,總統票極大化挹注給蔡英文,政黨票則是計算下的故意,「不信任」用意十足。也就是對蔡英文的「全面執政」持非常保留的態度。
開票後的國際記者會上,蔡英文夸夸而談的表功之後,第一個被點名提問的BBC記者沙磊(John Sudworth)直攻核心問題:「數月之前,你還在為低民調掙扎…很多人認為你之可以翻轉運勢,是因為中國採取了行動。所以我的問題是這樣的,你認不認為這次的勝利得感謝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道賀的客套話講完,沙磊冷不防做出以問話為形式的評論,尖銳指出蔡英文大勝,「非戰之功」云云。有趣的是,蔡英文接口回了兩字,支支吾吾地轉頭要翻譯;口譯者不知有意還是故意,自己胡編了話頭,完全迴避而沒答。
確實,各國大選像台灣這樣被全世界媒體、政治、社會當成關注的焦點,不能說沒有,卻很少。之所以有此現象,自是中國因素,尤其美中政經角力、香港反送中運動以及中國非和平崛起,使得台灣民主選舉成為重要的指標。BBC、紐約時報等等大媒體到台灣觀選戰,關注的是:民主對抗得了或如何面對獨裁中國的暴力?
蔡英文的大落大起與韓國瑜的大起大落,這段戲劇化轉折,關竅在沙磊一針見血的提問中可見。蔡英文拿到台灣有史以來最多、最高的總統票,不要誤讀為全民給她空白支票。台灣人民只是怕死了韓國瑜的中國背景與中國勢力的無孔不入,用選票澈底淘汰韓國瑜與兩個中國黨,並不表示無條件支持蔡英文與民進黨一仍舊貫:黨國司法必須澈底翻轉、轉型正義不能等待,尤其憲政體制必須合頭合身。蔡英文們如果還以為真是「辣台妹」完勝,繼續「一人獨裁」,別忘記「九合一」的滅門慘劇。
(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

2020年1月2日 星期四

監委當然有權彈劾法官

自由廣場》《金恒煒專欄》監委當然有權彈劾法官

2020-01-02 05:30

監察委員陳師孟準備約詢判前總統馬英九涉洩密案無罪的台北地院法官唐玥,調查「是否有濫用心證」,引發了排山倒海的攻訐。據陳師孟說,連續三天計有五十七則相關報導與評論。這不是兩蔣時代慣見的黨國「圍剿」是什麼?難不成戒嚴幽靈又從蔣墳中爬出來噬人?紅藍媒體的新聞及論評加社論、國民黨立委加黨團以及藍丁丁幫閑文人不論,法界竟大動干戈,從法官協會、劍青檢改、律師公會到台北地院等都發聲明,甚至司法院長許宗力也親自操刀抗議。法官協會發動連署,據報導參與的人數高達一千六百人;妄圖聚蚊成雷,打殺監委。
發動獵殺陳師孟人頭計畫的不是別人,就是當事人唐玥。陳師孟在〈尖尾週記〉透露:早在兩個月前即打算約談唐玥法官,唐玥藉故稽延,要求選後再說。陳師孟謹守監院保密規定,一字未露,唐玥卻恣意操作;可見這是唐玥的政治預謀,而且大成功。
司法界的聲明也好、新聞稿也好、連署書也好,攻擊兼自保的名目不過有三:一個是權力分立、制衡原則;一個是自由心證;一個是大法官釋字第三二五號。略加探究,全站不住腳。
先談制衡原則。北檢、許宗力等等一再祭出「權力分立原則」以抗。問題是〈中華民國憲法〉一開始就否決「分立/制衡」原則,援引監察權入憲,分立與制衡就灰飛煙滅了:薩孟武說監察院不只可以介入司法,也有權干涉行政與立法兩權;林紀東則點出了問題關鍵在於「欲以五權憲法之形式而具三權憲法之內容」,「左支右絀、顧此失彼之缺點,遂不能掩」。總而言之一句話,既有監察權即不能拿「三權分立」下的「制衡原則」來當盾牌。
「自由心證」在理論與實際的運作,可見周叔厚的《證據法論》,其論述落落長,胡適簡單一句話更明白。胡適說:「我請教了好幾位法官,中國證據法則是什麼?他們告訴我,中國證據法則只有四個字『自由心證』」。「自由心證」既是「證據法則」,當然應受且得受驗證;「心證的形成與法律見解」之所謂「裁判權的核心」,必須符合證據法則與經驗法則。「洩密案」明明是馬王內鬥,檢察總長黃世銘因此判刑、解職,特偵組因此解散;馬王「兩人」鬥爭與「院際」何干?唐玥偏要用「院際調解權」來放水馬英九;這不是「自由心證」,是自由「亂」證。
最後談一下,司法院拿來說嘴的釋字三二五號可不可以當護身符?不可!此號解釋文只表明憲法增修條文並未改變憲法賦予監院第九十五條、九十六條的調查權,至於陳師孟據以約談唐玥的憲法第九十九條,釋憲文未置一詞。監委彈劾司法人員失職之權,明文載於憲法第九十九條,三二五號解釋文只表示監察院對司法機關審理案件所示之法律見解,「本受限制」云云;不過原則性提示,虛應故事而已,絕非「鐵律」。二○○三年監院以「濫用自由心證」彈劾北院法官陶亞琴,不但成案也得到公懲會的背書。公懲會甚至強調:法官裁判違法或違背證據法則、經驗法則,「監院非不得彈劾」。
「自由心證」變成「自由亂證」、「獨立審判」淪為「獨立亂判」,多可怕!難怪法官公信力只剩兩成,難怪「司法改革」成為全民吶喊。監委完善憲法託付的天職,數以千計司法人員不知反躬自省,卻連署反制憲法第九十九條,不覺得「上愧天理下慚人民」嗎?
(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